论金代的短陌

作 者:

作者简介:
裴铁军(1973- ),男,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裴铁军(通讯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tiejunpei@163.com,长春 130012

原文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短陌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一种货币现象。金代短陌的产生源于流通中的货币不足,而不是货币贬值。它是在金代无法解决货币短缺的情况下,货币运行机制实现商品交易的价格再发现过程,是货币运行规律自发调节下的产物。南宋铜钱北流入金,本质在于两国的货币购买力不同,而非金代短陌产生的成因和目的。短陌的比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货币短缺程度、货币购买力以及整体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金代纸币交钞与白银也存在着短陌现象。金代的短陌是一种市场行为,而非金朝统治者为缩减财政支出或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的政府行为。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16)02-160-05

      “短陌”,又称“短钱”,是指以不足实数一百而当百钱使用的货币现象。短陌这种货币现象,上自东汉,下至清朝,长期存在于中国封建王朝的货币领域,故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古来用钱未有足陌者。”[1]关于金代的短陌,史籍有以下几条记载。

      (1)《北行日录》。南宋楼钥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金大定九年),以书状官从试吏部尚书汪大猷、宁国军承宣使曾觌出使金国时,曾在其见闻录《北行日录》中记载了宿州的短陌现象:“城中人物颇繁庶,面每斤二百一十,粟谷每斗百二十,粟米倍之,陌以六十。”[2]

      (2)《揽辔录》。乾道六年(1170年,金大定十年),南宋大臣范成大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官衔,充祈国信使,在出使金国过程中,他曾在汴京置局造官会见到金国的交钞,并在其使金日记《揽辔录》中记载了金国交钞使用中的短陌现象:“以七十为陌。”[3]

      (3)《金史》。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史·食货志》记载:“二月,上闻上京修内所,市民物不即与直,又用短钱,责宰臣曰:‘如此小事,朕岂能悉知?卿等何为不察也。’时民间以八十为陌,谓之短钱,官用足陌,谓之长钱。大名男子斡鲁补者上言,谓官私所用钱皆当以八十为陌,遂为定制。”[4]

      由上可见,金代短陌从“陌以六十”,到“七十为陌”,再到“八十为陌”,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直至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政府顺应民间交易习惯,下令“官私所用钱皆当以八十为陌”,由此,“以八十为陌”的短陌,成为金代官方所定的一项货币制度。

      一、短陌的成因

      关于中国货币史上短陌现象的成因,日本学者加藤繁和中国学者彭信威、萧清等认为,由于作为流通手段的铜钱不足,为了能使以较少的货币量实现更大价格的商品交易,进而产生了短陌的现象[5]。

      就金代货币而言,金初用辽、宋旧钱,也曾使用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虽海陵、世宗、章宗等时期分别铸有“正隆通宝”、“大定通宝”和“泰和重宝”铜钱,但因铜料缺乏,且铸币成本高,“所得不偿所费”[4]1071,故铸造的铜钱数量不多(金史学家张博泉认为,“金铸铜钱,不仅铜供应不足,生产所费太大,而实际铸钱数少”[6]。李侠等认为,“金代设钱监铸钱,不仅铜供应不足,且鼓铸费用甚大,实际铸钱量较少”。[7]),造成有金一代流通领域始终存在着因铜钱不足而产生的“钱荒”[8](郭彦岗在其著作《中国历代货币》也对金代“钱荒”进行了相关论述[9])。据《金史》记载,大定十年(1170年),“民间钱重,贸易必艰”[4]1070。至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朝的货币运行状况仍然是“中外皆言钱难”[4]1072,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钱荒”问题(关于金代钱荒的性质,裴铁军认为,贞元二年(1154年)海陵发行交钞前,金朝钱荒的性质是,因金国铜少,铸币难行,造成铜钱匮乏而无法满足商品流通所需而产生的“铜钱荒”;交钞发行之后,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作用,金朝的钱荒性质,演变为纸币交钞驱逐铜钱,而造成的商品流通领域的“铜钱荒”[10])。从《北行日录》中宿州地区商品交易中的“陌以六十”,到《揽辔录》所记载的交钞的“七十为陌”,再到《金史·食货志》中“以八十为陌”的官方短陌规制,它们都是以不足一百钱的货币,来完成一百钱的商品交易,其目的就是用较少的货币量实现更大价格的商品交易。正是由于铜钱不足而长期存在的“钱荒”,为了能让少量的货币代表更多的商品价格,从而实现商品交易,金代货币流通领域才产生了短陌现象。

      在短陌制的运行中,以不足一百钱的货币,完成一百钱的商品交易,表面看,这是以不足量的货币充当足量的货币,是货币的贬值。因此,有学者认为,“短陌产生于货币贬值,而且短陌比率本身就在表现货币贬值的程度”[11]。其实,短陌制产生和运行的要害在于——短陌中的货币执行着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功能,而不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我们知道,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它必须是足值的。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它可以是不足值的。这是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交换媒介,不足值的铸币,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也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流通手段。短陌现象的本质,是由于缺乏承担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而不是承担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短陌产生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实现货币流通手段短缺条件下的商品交易。从这一点上说,短陌的产生与货币的贬值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短陌产生于货币流通手段的短缺,而不是货币贬值。

      二、短陌机制和比率

      金代实行的短陌,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经历从“陌以六十”,到“七十为陌”,再到“八十为陌”不断变化的过程。短陌这种民间习俗或官方规制,体现了流通手段短缺下的货币内在运行机理。

      金代的“钱荒”,给商品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金政府虽采取了开矿铸币等多种措施,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货币短缺的难题。那么,在无法解决货币短缺的前提下来达成商品交易,最为可行的办法,就只能是变更交易中的支付标准,即让少量的货币,代表更多的商品价格,从而实现商品交换的目的。短陌内在的运行机制,就是要实现货币与商品价格的相互匹配与平衡,推动少量的货币代表更大的商品价格,从而自发地完成商品交易。正是源于货币运行机制中的这种内在驱动力量,在最终实现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市场会产生一个少量货币与更大商品价格的动态比率,即短陌的比率。

      在自然经济为主的金代,“陌以六十”、“七十为陌”、“八十为陌”动态化的短陌,是在金代无法解决货币短缺的情况下,货币运行自发地形成的一种倒逼调节机制,是实现商品交易的价格再发现过程,是货币规律自发调节的产物。它在推动实现商品交易的同时,货币本身也完成了其内在规律的自我实现。而且,大定二十年(1180年),世宗下令把原本是民间以八十为陌的短陌习俗,变为“官私所用钱皆当以八十为陌”的政府法令,短陌由此就成为了一种合乎经济规律的制度设计。

      在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中,金朝因货币短缺而催生出的短陌,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货币的短缺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