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视野

作者简介:
爱德华·卡明斯,男,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系杰出教授,美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会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斯·达米科,男,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国外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以往50年间针对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研究为学者们留下了一种范例:一方主张公众显然是非意识形态化的,另一方强调意识形态思维尚未超越公众。政治意识形态研究的未来路径绝非重塑这一争论,而是要推动两大新研究领域。一者考察价值与原则在决定个人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思维时的作用,二者关注当前有关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与测量标准。本文认为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取决于主体的地位,并衍生自两个既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针对当前意识形态研究的主要争论和批评,并探讨了近期针对原则、价值与意识形态测量的各项研究。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8

       一、绪论

       政治意识形态被定义为在一套紧凑系统之内紧密相连的政治观点与态度,它在理论上对于运转良好的民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政治上称职、同时受到制约的公民能够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清晰的“输入”。如果公民滋生出易变和不连贯的政治态度,那么代表们理解选民的需求与愿望将变得极其困难。众多涉及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个体行为的经验研究进一步突出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本文探索了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个人对候选人①以及相应事件②的评价,还有个体的一般哲学态度。③

       尽管意识形态被视为传统教科书意义上的民主的中心,同时充当经验研究的重要部分,然而康维斯(Converse)发觉美国社会明显是非意识形态化的。④康维斯声称,除了政治精英以及卷入政治最深的公民以外,大众拥有金德尔(Kinder)所称的“意识形态天真”这一特征。在过去的数十年内,非意识形态化的美国社会这一图景遭到了其他人(例如雷曼与卡瑟、约斯特、阿布拉莫维茨与桑德斯)的质疑,后者认为意识形态事实上也许并未超越美国人的平均认知能力。⑤甚至在这一新证据面前,围绕公民意识形态思维分层⑥的争论仍未平息。

       关于当前意识形态形式的争论是无效的和误入歧途的。关于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角色之争并未给学者提供新启迪,反而迫使个人陷入流行于政治精英之间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结构之中,它与一项证据相矛盾,这就是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事实上要复杂得多。⑦如果针对意识形态的基本测量存在瑕疵,那么从相关研究(围绕公众的意识形态角色以及意识形态思维的结果)中所获得的启示将令人难以相信。缺失可信赖的测量,则意识形态思维的分层有可能被低估,并且意识形态与个体观点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复杂与偶然。

       我们认为今后最有成效的途径并非延续当前有关意识形态思维分层的争论,而是考虑重构这一争论。近期,学术界遵循以上路径的研究提出了两种主要观点:第一,公众态度能够建立在政治价值与原则而非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第二,由于意识形态被视为单一维度而非多元维度,导致其被错误地概念化与测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讨论政治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基础。随后,我们回顾了关于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以及意识形态思维的行为后果的经验研究。紧接着,探讨了近期有关公众意识形态的不同概念与测量的研究。这些研究运用了政治价值与原则以及多元维度的意识形态。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1)最新一波研究如何帮助学者更好地理解公众现实的意识形态分层;(2)意识形态怎样影响个体的信念和感知;(3)最新一波研究形成哪些新问题。

       二、基本概念

       《美国选民》(The American Voter)一书的作者将政治意识形态定义为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并且稳定的信念组成,它们描述了个人的一般性政治世界观。⑧建立在《美国选民》一书的结论之上,康维斯进一步强调意识形态是一套信仰体系,它由相互依赖并牢固捆绑在一起的观点或态度组成。⑨此外,某些学者强调意识形态的开放性本质,即意识形态意味着某一特定组织或社群看待世界的共同方式,并相信它应该被结构化。⑩

       意识形态的群体性本质经常在政治科学文献中被突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绝非一种特质的信仰或信仰体系,而是一种由多数人共享的世界观。此外,政治意识形态经常被构想为一种单一的左—右维度。左—右抑或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维度在传统意义上提供了关于个体偏好变化或稳定的测量。特别是以美国政治学者为代表,学界认为这种单一维度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偏好(11)的结合。首先是与社会相关的变化VS稳定这一偏好。在何种程度上当前的等级结构需要被保持或被改变?其次涉及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这一偏好。政府干预经济的合适程度到底是多少?左—右光谱涵盖了大相径庭的两极偏好,研究显示,政治精英以及涉足政治最深的公民都与其中一极高度相关。(12)因此,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系列由一组人群所持有的紧密相关的信仰,它解释了个人沿着单一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维度变化的政治事务偏好。

       三、意识形态化抑或非意识形态化的大众?

       借助研究社会与政治精英的意识形态,康维斯检验了信仰体系之中态度的两大特征——向心性与分散性。(13)他主张在政治信仰体系之中,某些态度被更为坚定地持有,而这些态度的数量却不尽相同。康维斯使用了强制性的概念来将这些特征联结起来,并分辨意识形态思维。强制性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态度,即持有一种信仰就应该伴随持有另一种信仰。例如,某人支持增加教育支出,那么他也应该欢迎更高的医疗开支,因为两种态度都表明对于强化政府作用的一种自由主义信念。因此,意识形态化的个体持有某些位于中心的重要信仰,而它们与广泛分布的其他态度也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反复测量来比较政治精英与社会大众,康维斯发觉绝大多数人在政治态度上是非意识形态化的。首先,他考虑了公众是否将政治概念化为意识形态的形式。由于康维斯发现人们在其政治观点与评价之中并不提及意识形态,因此公众难以触及意识形态思维的最高分层。接下来,康维斯考察了大众在不利用意识形态这一形式的前提下,辨别和理解相关概念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公众无法分辨大相径庭的候选人抑或党派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