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楚小庆(1975- ),男,汉,山东聊城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百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编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评审委员,国家第四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江苏 南京 210005

原文出处:
艺术百家

内容提要:

艺术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这四个纬度,展现着艺术的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文化的交流带动了市场、效率、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生产力的提高又带动了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技术的逐步蔓延。艺术的社会功能表现与审美形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表象内在的技术不断进步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适应变迁的过程。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进一步向精细化和个性化分工发展。技术的时尚化深层次反映出社会普遍流行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追求。艺术规范并驱动着技术进步,使得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不仅变得时尚而绚丽,还具备了道德和审美价值判断的光辉。在艺术的引领下,技术支撑艺术不断地走向新的先锋领域,使得艺术表现也即审美的观察现实世界的信息化以及空间互动等高技术手段成为可能。艺术的教化属性在社会功能规范的范畴内,在创作实践中改善了技术伦理,技术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人,同时还为艺术的审美服务。世俗化的社会文化和随文化观念而变的技术进步,共同促使艺术整体风格和形式随之变化。审美形式、道德观念、为人服务的技术方式,汇合统一成为以人为原点的真、善、美的终极呈现。艺术的创意实现要求在时刻驱动着技术更新改进和创新腾飞的步伐。艺术创意总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需求,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方向,技术解决了创意的实现问题,新技术则是围绕艺术创意的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5-0089-1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艺术与技术二者一直共生相随且相互照应。处于原始艺术发生时期的艺术与技术通称“技艺”,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艺术与技术相互包含,往往共生于一件宏大而崇高的艺术作品之中。艺术家和工匠之间在身份上也没有明显区分,就像医生、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共存于达·芬奇一身一样。在这个时期,科学、道德伦理、艺术相伴相生,真、善、美三者是完美统一的。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三者开始逐步分离。科学、艺术、伦理从哲学中相继分离而自立门户。但是,学科门类的分立并没有阻碍真、善、美三者统一于任何一件宏伟而壮丽的历史性艺术作品之中。在任何一项艺术实践中,艺术创作都不可能离开技术而仅仅处于空想和浮幻状态,而技术本身如果没有艺术审美的规范和引领,并以此得到社会文化层面的广泛认同,在社会现实中也很难被公众所广泛接受。而市场的存在,则给予了社会大众进行更多的文化选择的机会。落实到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或是文化产品之中,即便是非常高明的技术表现,迫切需要的创造性应用,只要作品或产品不能得到大众的文化认同,与真、善、美的标准相悖,仍然会被社会所抛弃。事实说明,即使是高科技,如果和当地的社会文化、精神信仰相冲突,在该地域文化范围内同样会受到抵制,甚至寸步难行。

       艺术与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纬度,但是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共通的。艺术与技术的共通属性在于两者共同关注和关照于人类自身的精神与物质需求,都在为人而创新。区别就是艺术占据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审美层面,技术把持着探索自然、开展社会生产的物质实践层面。艺术的社会功能表现与审美形式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表象内在的技术不断进步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适应变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载体会随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例如从摩崖刻石、青铜器铭文、竹简帛书、宣纸书法直到利用电子屏幕进行书法创作的变化过程。这种外在艺术审美形式的变化过程,其实是以内在的技术进步为主要依托和基础推动力。而新技术的出现,也会促使产生新的艺术形式甚至新的艺术门类,例如工业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艺术技术化或是技术艺术化的趋势,表现在二者之间边界日益模糊的发展趋向中。而艺术的伦理功能,促使艺术生态与技术生态在社会文化层面交汇并相互渗透。艺术大众化或是技术大众化,实际上都是技术参与艺术及艺术丰富技术生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创作实现创意构思需要技术的支撑,艺术审美和艺术伦理同时也在规范和引导着技术的进步。艺术对表现形式的追求必然对材料和创作载体提出新的要求,艺术的社会功能要求促使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不断改进,艺术的创意要求(如3D立体模拟效果)提供了技术实现方向的未来空间。

       总体而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二是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进一步向精细化和个性化分工的方向发展,三是艺术的教化属性(社会功能要求)在创作实践中改善了技术伦理(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人而服务),四是艺术的创意实现要求在时刻驱动着技术更新改进和创新腾飞的步伐。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的延伸

       艺术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构成部件,也是显著表征之一。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对“representation”(表征)的阐释就具有描绘和指代两个相关的含意。相似的是,艺术揭示了社会文化中关于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的着力点也是人,也必然关注并解决物与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等的相互关系。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或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艺术自身在形态与观念上的变革。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大大促进了艺术表现手段和呈现方式的变化。艺术的很多创意和想象必须依靠技术的进步得以实现。如影视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戏剧艺术走向了影视化,从而致使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都得到了新的发展。新技术和传统艺术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艺术本体的发展,促使艺术创作手法和创意的实现、传播途径等得到丰富和拓展,人们甚至能够借助于特技手段创造出模拟甚至超越现实的艺术作品,可以在虚拟空间拥有高度逼真、气势恢弘的视觉呈现。

       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对艺术的追求和最高标准的认同也自然相异,同时对技术的把握和理解方式亦迥然不同。东西方艺术思潮之间不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方面体现在观察和认识层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技术手段的认识和运用层面。西方社会在经历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明显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和启发。如英国学者苏利文认为现代西方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均与东方绘画有明显的相通之处,并由此认为现代西方艺术的这些革命性进展,大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东方思想和艺术的影响,特别是被西方艺术家所普遍采用的创作手法,如波洛克、克兰、苏拉热等借鉴存在主义者的出乎自然的画法,与东方的禅画有很多高度相似之处,“因此很难说,这仅仅是巧合。如果说印象派画家在解决纯形式和纯视觉问题的有限范围内,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强烈影响,那么我们也有理由认为,东方艺术对于现代西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强烈,不仅技法,连哲学思想都明显地接受了东方的影响。”[1]从宏观视角来看,在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类型或模式的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冲突和竞争,也随时在相互融合和吸收;而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力来自物质文化,因为它比其他文化更明显地表现出积累性。每个时代都是通过物质文化的选择性积累来推动整个文化发展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