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12)01-0091-06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基本向度。作为这一过程的衍生性结果,“底层社会”开始出现①(通俗称为“社会弱势群体”)。这一群体同政府的对话能力较弱,在“分蛋糕”中处于劣势地位,鉴诸周围“先富”人群的生存优越感,他们确实品尝了被称为“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的心灵况味。对于他们可能的行动选择,亨廷顿认为主要有二,要么是“出走”,要么是“诉愿”[1]148。出走指的是社会流动,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诉愿指的是表达自身的诉求。由于户籍等制度安排及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出走”并不容易,诉愿就成了重要的权利表达方式。这也是当下各种维权故事和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的原因。 就诉愿而言,除了有具体利益诉求的抗争性行动外,还存在一种“泛”利益基础上的话语表达现象。这种话语表达,为人类交流的天性所使然,被固化为法律所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权利。由于我国利益表达的机制不够完善,沟通的路径不够畅通,话语表达常常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出现。本文以Z市某街区广场市民自发组织纪念、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活动为例,探讨一种初具行动特征的底层“话语政治”②现象。并通过其心理发生过程和行动策略分析,试图勾勒出一个底层群体进行公共话语表达的概念场域。这种“话语政治”,是中国底层社会话语表达中颇为独特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公共治理研究价值。 一、关于Z市某街区广场的毛泽东话语角③ 在Z市某区的中心地带,有一个三角形的小公园,市民称为南华广场。它一面接通商业街中山二路,另一面紧邻该区最大的农贸市场,还有一面枕着市妇幼保健院,是人员密集之所在,也是该区重要的公共空间。每天这里聚集着许多中老年人,他们谈笑、聊天、下棋、品茶。近几年,这里还增加了另外一项活动——宣传、纪念毛泽东。公园中拉了不少铁丝线,上面挂满了怀念毛泽东的标语、纪念文章,栏杆上常常贴满各种宣传毛泽东功绩的图片,地面用粉笔写有各种社会新闻和“新”民谣,就连公园亭阁的梁柱上也写有抨击贪污腐败的话语。要是遇到毛泽东的诞辰、忌日等,这里就更加热闹:高高挂起的毛泽东头像、高亢的红歌、到处是贴纸、大字报、画像、横幅等。 这是一个市民自发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话语角。笔者对这里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观察,以努力厘清其中的缘由及过程。 (一)话语角的出现 2004年的某一天,退休职工张伯开始在南华广场的地面上用粉笔书写。内容包括毛泽东语录,一些新民谣,新闻媒体披露的贪污腐败信息等。随着围观评论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此后,每天早晨和下午他都来南华广场写字,就像这是他固定的职业,迄今风雨不改。他不允许人们踩踏或擦掉他的字,而对别人提出的同他相左的看法,他无论如何也要争个明白,直到对方无话为止。张伯现在已经71岁,他曾是工厂基层干部,如今靠养老金过日子。他可以说是话语角的发起人,主要任务是在地上写粉笔字。他将这种宣传“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活动视为他余生的事业。 逐渐地,有了一些热心的参与者。比如李某,这也是一位70岁的退休职工,是较早参与张伯活动的人。他是一个大学生,曾在政府部门工作。李并不是每天都来这里,因为家里有一位患癌症的病人,长年卧床,需要他照顾。他将话语角开展的一些活动写成文章,附上照片,上传到网上。他也会经常关注网上的一些重要信息,并将认为有意思的新闻提供给张伯。还有陈某,70岁,靠捡破烂为生,常常自费复印活动资料。许多横幅,如“高举毛主席继续革命的旗帜前进”、“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等,都是他出钱复印或亲自书写。还有许某,年龄已经76岁,经常骑自行车从十几里外的农村来参加活动,帮着挂横幅等。有人曾问他:“您这么大年纪,骑自行车走那么远,不辛苦吗?”他回答,“我一想到毛主席,看到他老人家的肖像,就全身都是劲。”这些活动的积极分子并不害怕被举报,他们欢迎大家来参观,还常常向参观者作介绍并热心于讨论。 经过几年的延续,这个话语角的名声已经开始显露出来。附近有的居民甚至每天都会来这里逛一逛,一些路过的行人也会驻足参观。在我对南华广场周边两个街道居民的随机调查中,有22%的居民表示知道这个场所的存在。有9%的人表示曾经光顾过。常来的多为中老年人,以退休职工、下岗工人居多。他们来这里了解一些社会新闻,也参与一些热门话题的讨论,宏大话题有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买房难、看病难、就业难、贪污腐败等。也包括身边的具体话题,如Z市是否该“禁摩”?某一个路段该维修了,政府在拆迁过程中的粗暴等。不少人对其中的某些话语(比如腐败现象)表示认可甚至赞成。话语角的基本主题是借“古”喻今,追忆毛泽东的功绩和政策,质疑现在的问题,认为出现了“修正主义”。可以说,这里已经成了某些中老年人的精神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