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7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53(2010)10-0005-20 一、大辩论的背景 2009年美国泰勒·弗朗西斯(Taylore Francis)集团旗下的、著名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在美国纽约和英国牛津两地同时出版了一本对西方教育界颇具震撼力的学术著作《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Success or Failure?)。[1]该书由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城市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所的杰出学者西格蒙德·托比亚斯(Sigmund Tobias)以及来自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的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托马斯·M·达菲(Thomas M.Duffy)联合主编。这部著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呢? 2006年,科施纳、斯威勒和克拉克(Kirschner P.A,Sweller.J & Clark R.E)等三位学者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杂志的第41卷第2册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低限度指导不起作用:关于建构主义教学、发现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经验的教学和基于探究的教学之所以失败的分析》的文章。[2]科施纳等人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有效地给予我们关于人类认知结构的知识。科施纳等人关于认知结构的认识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该理论定义了一个有限容量的工作记忆,以作为通往长时记忆中存储的转移接口。根据这种信息加工的观点,他们认为,学习者尤其是新手,由于工作记忆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处理信息,因此学习会受影响。按照科施纳等人的观点,最低限度的教学指导(Minimally Guided Instruction)会使工作记忆的负担过重。他们考察了教学领域的这类案例后认为,表明建构主义教学失败的正是对初学者进行最低限度指导的这种教学范式。 紧随科施纳等人的文章之后是一组捍卫建构主义立场的文章,然后又是斯威勒、科施纳等人提出的反驳,于是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这场大辩论最初在报刊,最后发展到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的2007年会上进行。主持这场辩论的组织者正是《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一书的第一主编——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西格蒙德·托比亚斯。这场辩论的所有参加者(Kirschner,Rosenshine,Jonassen和Spiro等)以及其他许多学者后来都参与了该书各章节的撰写,所以该书完全是在上述大辩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该书编者要求支持和反对建构主义教学的双方学者,在他们参与辩论以表明他们对建构主义主张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某一章节中,详细陈述他们各自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许多知名学者都婉言谢绝参与现场的辩论,但是后来发现,其中有不少学者却很愿意向该书的某一章投稿(这或许是因为书面发言能比在现场辩论更宽松、更自由地思考和提出各种问题,从而有助于形成更强烈参与意愿的缘故)。该书编者努力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讨论,希望澄清不同的观点,并寻求彼此的共同点,甚至试图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关于评价建构主义教学的初步协议。但是大辩论的结果,双方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更难以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哪怕只是初步的)。虽然编者的初衷未能完全实现,但这并不影响该书自身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该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同立场学者之间所进行的直接对话——各章节反映了辩论双方的详细观点。每一章均以讨论结尾,在每章结尾部分的讨论中,允许有两位持对立观点的学者对该章内容提出质疑;随后是该章作者对所提问题作出的回应。对于某些章节,这种提问与回应可以有几个循环。这些讨论以及经过编辑的最后章节澄清或缩小了不同立场学者之间的分歧,并使双方都明确了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总之,《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一书是把支持和反对建构主义教学范式的两派主要思想家的激烈争论汇集在一起。诚如该书编者所言,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目前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学习科学、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仍占据统治地位,但建构主义也还缺乏实证研究支持和不少研究结论对其不利等,并且一直受到尖锐的批评,这就是对建构主义目前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所处现实状况的真实写照。 二、大辩论的基本内容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完全是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2007年会上举行上述大辩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该书的内容编排上能充分反映出这次大辩论的基本内容。 (一)该书的编写体例及内容框架 该书内容由前言和五个部分组成。前言由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斯腾伯格(Robert I.Sternberg)教授撰写。前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各章作者提出的要求或希望,第二方面是介绍该书的编写体例。 对各章作者提出的要求或希望有两点:一是希望各章作者不要把主要关注点放在“哪一种教学范式比另一种教学范式更好”上,而是要关注“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什么样的对象来说,这是一种优于其他的教学范式”(教学范式通常是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模式等多种含义的总称);二是希望各章作者在对教学范式进行争论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该范式对学科内容如何教,也要关注该范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并要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否则“缺少思维的内容将是停滞静止、没有生气的;而缺少内容的思维则是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斯腾伯格认为过去的教学理论家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关于该书的编写体例,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要对支持和反对建构主义教学的双方采取一种平衡的处理方式——例如在内容安排上,不仅是在各章之间尽量达到平衡,也在每一章的内部适当考虑另一方的观点;二是每一章均以讨论结尾,在讨论中每章的作者都要对来自另一方的两位学者所提问题作出回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问与答”可能会经历若干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