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们常常把教育投入不够看作是教育发展中最主要的潜在“危机”,但教育的真正“危机”是教育目标上的过分的功利化倾向。人们把21世纪的国际竞争看作是经济竞争,而又把经济竞争归结为科技竞争,归结为教育竞争。其实,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国民精神的竞争。教育是要传授科技知识,教人做事,但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是育德,育德的价值在于唤醒学生觉悟,唤起学生的国民意识,塑造学生的国民精神。 一、教育的真正危机是教育目标过分功利化的倾向 我曾写过一篇论这——《人的教育与劳动力的教育》[1],文中批评教育工作中狭窄功利化的倾向。这篇论文曾遭到某些人士的指责,说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潮,不是无产阶级教育观,应属于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范畴,因此,被列为批判的范围之内。今重新翻阅拙文,并未发现它的“资产阶级的倾向”,反倒觉得文中所谈的问题,有再谈的必要。 由于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日益被认识,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评论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有人用“教育危机”的词语来说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人忌讳这一词语的使用。其实,按汉语的语义说,据《辞海》解释,“危机”:一是指“潜在的祸机”。一是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心”。今天我们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不存在生死成败问题;但要说没有“潜在的祸机”,那倒也不是。有人把由于社会分配严重不均,而导致教师流失,教师敬业精神下滑,师范院校生源水平低下,看作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种潜在的危机;有人把教育结构、布局、专业设置等,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看作是教育发展中潜在危机;有人将“应试教育”给基础教育所造成的“教育病态”看成是教育真正的危机;有人将知识结构不现代化,学生智能低下,看作是教育“致命”的关节;等等。这些固然都是教育中的问题,但教育真正的危机何在呢?在这里我想引证香港爱国人士力尔在《重塑民族精神》一文的见解,他写道:“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倒是教育目标过分功利化倾向。平心而论,目前大陆中小学和大学的教育质量仍然是比较高的,但这仅限于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这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谓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这种功利化倾向加上目前学校教育中仍然向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致使受教育者的素质下降。有些人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既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没有必要的涵养。”又写道:“放眼世界,近12亿人口的大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只占全球的2%左右,即使是在经济相对发展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还远没有松懈自满,贪图享受的理由。中华民族,只有靠一代代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才有希望实现真正的繁荣富强,民主文明,才能无愧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有无数富有献身精神的时代英雄,民族英雄。”[2]在这里,不惜篇幅,大段引用力尔的观点,笔者认为他对中国教育问题观察是深入的,评价是切中时弊的,言词是中肯坦荡的。这里有必要考察一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对教育目标的价值追求。在明治维新时期,提出了“富国强兵”,振兴国家的目标。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其说要求教育为它培养科技人才,以促进生产的发展,还不如说要求教育重新塑造它的国民精神。在明治时期,具有影响的《新教育十大纲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中江兆民,在他的《一年有半》这本有名的著作中,深深表达了他对日本振兴以及教育价值追求的看法。他认为日本民族最感忧虑的是:“他们没有独创的哲学”,因此意志薄弱,缺少魄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而不免流于浅薄。”为了挖掉这一重大病根,他认为:“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快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努力培养活跃的人民而不是死板的学者。”[4]所谓活跃的人民也就是培养奋发向上的国民精神。日本今天的经济发展,正是它的教育塑造了它的民族精神的结果。这应对我们在教育目标的选择上有启迪作用。 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党的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最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今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纲要》中,又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里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从中央的决策来看,中央已把教育事业看作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大计”,已把“科教兴国”定为国策,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战略地位。这一决策已深入人心,并逐渐为社会所公认。应该说这是我国人民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 时下,极为流行一种看法是: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竞争。根据这种说法的逻辑,能否这样说:只要教育培养了掌握科技的人才,就能赢得经济竞争的胜利。其实人们在谈论这段话时,并未想到,在这段话前忽略一句极为重要的话,那就是:政治斗争的实质是经济竞争。应该说,在当今经济竞争的目标,仍是为了巩固与发展一种社会制度,经济竞争是为证明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谈论这段话后面还给教育界留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教育竞争说到底是竞争什么呢?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么,教育大计,什么为本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有人把教育者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看作是教育的根本;有人把“开发智力”看作教育的根本,……这些固然不错,因为不掌握现代科技,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没有建设国家的本领。然而,从现时看,某些人,一旦有了点本事,就把它看作经营私利的资本,甚至于利用科技知识而做出有害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来。若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实施来说,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国民精神的竞争。一个国家在落后的情况下兴旺发展,乃至昌盛富强,究其深层原因是它的民国精神的振起,因此,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当然包括让受教育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但育人的根本追求,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在于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三、民族素质的灵魂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