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995年7月收到。 〔内容提要〕 本文概述了“高分低能”的含义和实质;指出“高分低能”之说有违科学理论,有害于发展人的潜能。“高分低能”会导致读书无用的厌学现象扩大化。 〔关键词〕 高分低能 不科学 智力 德育 “高分低能”在80年代又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儿,成了指代那些成绩好,在考试中能得高分,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的专用名词。这些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相当低下,他们思考问题十分天真、幼稚,为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简单可笑。许多人认为这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典型表现之一。90年代,特别是随着第二次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高分低能”一词似乎有了新有涵义。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提倡知识分子下海,学生经商的文章,认为他们涉足商海有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发展,是对“高分低能”现象的有力克服;更有甚者是把学生经商所得看成是其能力的证明,大有把人的经济能力夸大成一切,把赚钱看成是能力高的表现等倾向。 正确理解“高分低能”一词的关键在于对“能力”的科学解释。能力(ability)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上册)》是这样解释的:它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1]而“活动的效率是指活动的速度、水平以及成果的质量”。[2]能力这一概念的包容量是十分大的,从其内容上来看,它不仅包括人的实际能力,也包括人的心理潜能。从其表现形式上看,能力可区分为认知识能力,即个体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个体的操纵创作、运动的能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从能力的构成因素看,它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凡是为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和之为一般能力;凡是为某项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绘画能力、写作能力、体育能力、音乐能力等称之为特殊能力;而且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划分也是相对而言的。由此可见,个体的人可以拥有多种能力。更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即使是同一类能力,也包含有多种成份,如数学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记忆能力也包括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恒常性等多种品质。尽管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万能与全能却是不可能的;所以,“高能”不仅是相对的,而且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是指具体的某个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某几种潜能的充分展现而已。而且一个人具有某种能力,归根到底只意味着他有掌握和运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可能。所以,如果我们从能力的本质与“高能”的含义上来讲,“高分”就是“高能”。这种“高分”是由严格的考试获得体现的。古今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同一环境中、采用同样的内容考核、测试评价某一群人的智能状况,以确定择优选任或奖惩的一种手段,具有极强的可信性。因此,“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起初智能。 另一方面,在校成绩好,考试中能获取高分,正常情况下离不开两种可能,一是以天资聪颖,所花时间少而效率高,即我们通常认为的高能获高分,“高分高能”的情况我们在此不必多谈。让我们来看另一种情况:就某一个体的人而言,此人没有与生俱来的良好自然遗传素质,所以只有靠刻苦勤奋、想方设法或花大量的时间来获取高分,这种“笨鸟先飞”式的勤奋靠的是“坐得住”从而达到熟练生巧以获高分,这种高分没有良好的自我激励机制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等是难以实现的。再者,我们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素来看,概括起来,它大致可分为三大方面,即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和胎儿期因母体内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个体特征;二是后天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文化的作用等;三是个人的主观努力。先天因素只是能力的遗传基础与自然前提,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之一(除了极少数天才与低能儿以外),大多数人的能力形成离不开后天的环境因素,特别是个人的主观努力。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勤奋,刚毅等品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表明,一个人光聪明是不够的,天才仍然是出于勤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死记硬背获得高分,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单独的能力都不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3]而且这种高分背后所隐含的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等品质才是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所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强剂和必不可少的触媒。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尽管应试教育在当前中国的城乡学校仍占着绝对的比重与地位,但以前说的那种“高分低能”书呆子式的人物却大大地减少了,学生们的生活能力、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高分低能”不仅从心理学上分析是不科学的,不能成立,而且“高分低能”现象与应试教育本身之间也并不存在某种必然联系,而且,提之过多反而会带来各方面的严重导向错误,尤其不可重蹈“文革”时期的复辙。“文化大革命”中,那些形而上学的人,正是利用了六十年代初由于高中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学校招生数因休养生息有所减少,形成高考竞争比较激烈这些不足之处,歪曲真相,大做“高分低能”的文章,实行无限上纲,大批所谓的“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废除考试制度,进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谬论;在行动上首先拿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动的学术权威”开刀,残酷地迫害知识分子,姿意践踏神圣的教育领域,最后导致让张铁生一类“白卷英雄”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几乎彻底搞垮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其“读书无用”的流毒之深,至今残存,惨痛教训,切不可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