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农村地区钱庄业的起源和兴衰

——近代农村钱庄业探索之一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克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农村钱庄是近代后期农村资金融通的重要方式,是全国钱庄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最初源于银钱兑换,但普遍产生和兴起则是农村商品经济和区域及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农村钱庄兴起的时间比城市钱庄稍晚,整体存续时间亦较短。鸦片战争前,农村钱庄依稀出现,鸦片战争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农村钱庄业全面形成,迅速壮大,1921-1931年间达于高峰。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银行势力不断向农村扩张,币制改革全面推行并最终完成,农村钱庄失却生存空间,急剧衰落。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5 期

字号:

      农村钱庄在近代农村旧式金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同城市钱庄和城市金融业紧密相连,是全国钱庄业的有机成分。学人关于近代钱庄业的研究,集中于城市钱庄,且仅限少数口岸城市钱庄,广大农村地区钱庄业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

      钱庄业的发展和兴衰,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个“时间差”。19世纪下半叶,当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的钱庄业蓬勃发展时,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尚无钱庄;20世纪初,当城市钱庄业被银行排挤、取代,开始走向衰落时,农村钱庄却在排挤、取代典当业,正处于发展高峰,在某些地区甚至一度与银行分庭抗礼。进入30年代,东北沦陷,华北被蚕食,银行不断向农村扩散,币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村钱庄也同城市钱庄一样,急剧衰落,不少地区完全消失。

      近代农村地区的钱庄资料稀少,又十分分散、零碎,进行系统研究有相当难度,惟近年大量编纂出版的地方志,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少珍贵资料。这里主要利用这些方志资料,对近代农村钱庄业的起源和兴衰,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一、货币兑换和农村钱庄的起源

      农村钱庄同城市钱庄一样,最初也是源于货币兑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市场的血液。明清时期,尤其是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和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农村商品经济和商业流通加速发展,但中国古老和紊乱的货币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致市场血液流通不畅,严重制约商品流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清代货币制度是不完整的银铜平行本位制度,银、铜两种金属以其本身的价值作为货币同时流通,但银两、银元和制钱、铜元的铸造以及名称、重量、成色、质量、规格极不统一。据民国初年的统计,全国各地通用的宝银名称、成色和重量达100多种,最多的如山东,就有16种,直隶有10种。①实体银两之外,又有“虚拟银两”,名目亦多。②各地银两的复杂和混乱,给交易、汇兑、资金解运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麻烦。有人统计,从江苏拨解一笔税款到甘肃作协饷,竟然要经过9次兑换。③相对于称量货币银两而言,作为单元货币的制钱,由官府铸造,以个计值,相对简明便利。不过实际流通价值仍因其本身重量和成色而异,但问题是各种制钱的重量和成色并不一致,封建政权甚至蓄意减低其重量和成色以谋利,从而加剧了制钱价值的差异和混乱。同时,各地制钱的计数规矩及习惯繁多。所谓“千文”,实际并非一千,而是几百,两者之间有一个差额,其大小不仅地区之间不同,即使同一地区也多种多样,④繁复至极。愈到后来,货币种类和流通习惯愈益复杂。到清末民初,货币种类除了银两、制钱,又有银元、毫洋和铜元,以及各种纸币和兑换券。货币种类和名目愈复杂,市场交易、人们经济往来所遇到的限制和障碍也愈多。农民通常出售少量农副产品,以及市场上的小额交易,多是铜钱或毫洋,而牛马等大型牲畜交易、土地房产买卖或交纳钱粮、地租(货币租),通常只收银两或银元。农民必须将铜钱兑换成银两或银元,才能交租纳税或购买牲畜等。同时,包括银两、银元在内的许多货币的流通范围,也有诸多限制,往往在甲地流通的货币,到乙地就不被承认。⑤一些行商走贩所卖货款也多为散钱,返回携带不便,亦必须换成整钱。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钱币兑换才能解决。

      随着农村商品交换、商业流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货币兑换愈加频繁,从事货币兑换的人数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一种行业。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专门替人进行银钱兑换的“钱挑子”、“钱摊子”、“钱匣子”、“钱桌子”。这是一些地区早期农村钱庄的萌芽。

      贵州地区的银钱兑换业出现很早。宋、元后,货币兑换业已开始萌发。明末清初,省内少数民族习用白银,市场多以白银交易。银匠铺、银炉(又称煎销业)代为熔解、化验、鉴定,或以片银改铸银锭,或以大易小,以劣换优,银钱兑换业已成为市场交易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中介人。雍正至光绪初年,省内公私炉座竞铸铜钱,质量高低悬殊;清末民初币制混乱,银两成色不一,铜钱轻重各异,纸钞币值不稳,银钱兑换业者借以哄抬、抑压,扣取费用,从中渔利,进入银钱兑换业的黄金时代。银钱兑换业者,初始以铜钱数吊为本金,用绳索串成“钱串”搭在肩上,走街串巷,四处兜揽,藉以谋生。兑换对象以四郊农民为主,城镇居民次之。其后改在路边摆设“钱摊”,置条桌一张,有“钱板”数块,板上按银元、银辅币及铜元大小,凿成半圆形凹槽,每槽可装铸币100枚。这类“钱摊”,各县城镇随处可见。一些盐、米、杂货商铺亦兼营银钱兑换。

      1933年“废两改元”后,贵州一些边远乡镇尚有少量银两、制钱和银元、铜元、纸钞同时流通。币种繁多,品质混杂。⑥银钱兑换业者利用不同币种材质、成色、比价及其变化,以及各地交通落后、行使货币习惯不同、某些币种的季节性需要(如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需要大量铜元用作压岁钱和零星开支)等,贩运倒卖,操纵价格,牟取厚利,银钱兑换业一直十分活跃。如修文县,1935年前,主要流通银元、铜元和银毫等硬币,因含银成分不一,交换比值出现差异,银钱兑换业兴盛,经营者每逢集日,往来于县城和狗场坝、扎佐等集市,巡回兜揽,称之“吃措钱”。⑦

      山西银钱兑换业的产生亦甚早。晋人擅于经商,山西一些小城镇,明中叶后即已成为大小市场的所在地,商品交换和商业流通发达。人们在纳税、购物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银、钱兑换,由此吸引一部分商人专门从事银钱兑换业。山西早期的银钱兑换机构叫“钱桌”或“钱铺”、“钱肆”。孝义、平遥等地,清代前期即有钱摊、钱肆、钱店。乾隆年间,孝义钱铺、钱摊“遍及城乡”。⑧

      四川在清末民初时,各地银钱兑换和银两倾销行业都相当发达。光绪、宣统年间,巴县、成都城乡的钱铺、钱摊多达三四百家。永川县属,清末民初因商业繁荣,而交通不便,土匪猖獗,进出口商所收的银元、铜元必须换成美丰银行的兑换券或粮契税券,以便携带,钱摊曾旺盛一时。到1925年,全县还有钱摊20余家,大的有铺面,小的仅一桌一椅,一个铁丝网笼子,上层放置钞票、银元、毫洋之类,下层放着各种铜钱或小钱,既轻便又安全。忠县一带,1904年后,铜元、银元开始在市面流通,从事银钱兑换的钱摊随即产生,逐渐发展到11家,分布县城内外。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