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将走向何方?怎样认识它,面对它,回答它,这是每个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 要研究文学理论向何处去,首先必须弄清它是从哪里来的,特别是现在它又站哪里?而要认清文学理论现在所处的位置和境况,就应从它所处的时空特点来加以分析。为此,我们需先从分析它所处时代特点和它赖以生存的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入手。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它的存在与发展,它的命运如何,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第32-33页。)我们远的暂不说,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新的历史时期算起,到现在也只有四分之一世纪。在这短短的25年中,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则处于这种历史变革的前沿。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文学理论有着密切关系的,我认为有四种“革命”,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社会革命。关于社会革命的发生,马克思的经典解释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第32-33页。)在现代协同学的意义上,“革命是指剧烈地改变社会的宏观状态,即国家形态”。(注:(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从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整个国家由过去较长时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历程,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到生活方式,无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的文学艺术则生动地留下了这一时代的投影。 科学革命。《从混沌到有序》的译者在译后记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科学革命。这场革命使科学从经典科学进入现代科学,促使人们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在又值世纪之交,许多科学家正在讨论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否又会产生一场新的科学革命”(注:见《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页。)。比利时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戈金和他的学生、哲学博士斯唐热,曾以较长时间对新的科学革命进行了探讨,他们在《从混沌到有序》书中反复强调的不可逆性、多样性、不稳定、不平衡、非线性、暂时性以及通过从混沌到有序的理论,就被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誉为“是最近一次科学革命的中心”,“是当今科学历史性转折的一个标志”。(注:参见《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317页。)世界科学史上出现的几次重大转折,是与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的名字联在一起的。“其中的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共同体抛弃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而赞成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每一次革命都将产生科学所探讨的问题的转移,……而且每一次革命也改变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以至于我们最终将需要做这样的描述,即在其中进行科学研究的世界也发生了转变”。(注:(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论、胡新和译,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自然科学的革命与哲学等社会科学的革命,总是以不同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如牛顿所引起的物理革命,就直接启发了康德所发起的德国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20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散结构论的创立,生物基因谱系的发现,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走到一起来了,并且在新的世纪伊始,成为正在出现的“世界图像”的一道黎明的彩虹。 媒介革命。亚里士多德曾将不同的媒介作为区别不同艺术和诗歌的重要尺度。自上个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以来,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媒介革命过程。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受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 数字化生存,多媒体网络,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图像世界”。在人们面前,不仅有一个现实的世界图像,而且还出现了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伴的银屏上的虚拟世界图像。数字化生存和多媒体网络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并为文学与艺术和各门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融合的桥梁。媒介革命促使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催生和培育出一些新的文学艺术类型。它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民族的作者与读者之间,互为主体、相互对话与交流成为现实的可能。 绿色革命。这是由于严重的生态危机直接危害到人类家园的存在而引发出的一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绿色运动”或称“绿色革命”。西方发达国家从17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已从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由于科技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性的异化,破坏人类生存的家园和影响人自身的健康发展。上个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自觉地发起和组织全世界性的绿色和平运动,联合国与各国政府也逐渐对生态问题引起重视,并相继于1972年、1992年、2002年在斯德哥尔摩、里约热内卢和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关于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各国首脑会议,并在共同保护人类生存家园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共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生态问题,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注: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见《光明日报》2005年6月27日。)。由于党和国家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列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工程之一,因此全国上下,自觉地兴起了一股强大的绿色革命行动:绿色食品、绿色城市、绿色乡镇、绿色广场、绿色校园等等纷纷见诸媒体报端。以绿色取代黑色、灰色、黄色、白色的思潮席卷中华大地。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绿色之思”,提出“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批评”等等,也就成了历史发展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