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与分野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斌武,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310012)

原文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我国高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师、德育课教师,有学生政治辅导员,有党群系统工作人员,从事着“两课”教学、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是分工明确。他们在行业性质上大体一致,在培养人的目标上高度一致,可是,职业称谓却很不统一,也很不规范,有的称学生工作,有的称辅导员工作,有的称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称德育工作,还有的称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其实,称谓的不一致往往不是语言的通约而是反映了学科概念的混乱,概念的混乱,往往是随意收缩或扩张概念的结果。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随意理解或随意勘界都会严重地压抑它们的核心,扭曲它们的本真精神,使得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常常遭遇人为的异化和遮蔽。所以,区分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它们的契合与分野,不仅是做好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应然之举。

      一、德育的生成与内涵

      德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西方康德时代以前虽存在德育的事实,却没有“德育”这个名词。18世纪70、80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这是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最早的“德育”一词; 与康德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使用过“德育(道德教育)”一词;1860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18世纪的卢梭、19世纪的赫尔巴特、20世纪的杜威等都先后提出他们的德育思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德育流派,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论”、赫尔巴特的“主智说”、杜威的“主行说”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现实社会所存在的各种弊病及当代社会对人精神品质的要求,西方各国更加强调德育,关心“德育投资”,往往把德育的改善与加强列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案,如美、日、英、德等国。不过,西方“德育”概念外延很小,限指道德教育;前苏联的教育也是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虽存在德育的事实,但却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词,往往用“教”、“学”、“德”、“道”等词语代替,《大学》开宗明义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最早出现在1904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提及“知育”、“美育”、“德育”三词;1906年,王国维在《世界教育》第56期上发表《论教育宗旨》一文,明确提出“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四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德育”概念在中国传播开来。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思想。此后“德育”一词成为教育界的普遍术语。近代,我们启用德育术语时,与西方世界的德育概念相一致,限指道德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等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意识的影响,德育在现代化过程中,概念被泛化,内涵不断膨胀,外延不断扩张,形成了“大德育”格局,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

      当前,德育的定义主要有: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

      “德育是教育者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教育。”

      “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与内涵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提出来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任何统治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所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这就决定了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共有的活动。事实上,欧洲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等思想政治教育家;我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思想政治教育家;今天,西方国家经常开展的公民教育、社会工作、政治社会化、国民精神教育、民族振兴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历史地理教育、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工作、法制教育等,实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发生学上考察源于“思想政治工作”一词,而“思想政治工作”一词大体经历了由“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演进过程。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沿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概念。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刘少奇在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概念。60年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使用“政治思想工作”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概念。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致分为政治(包括形势、任务、路线、政策、传统、原则)教育、道德(包括劳动、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文明礼貌)教育、世界观(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即思想性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性的思想工作的融合。(注: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