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研究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这既源于人们对学校德育长期实效性低下的思考,也出于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的要求。在众多关于德育改革的研究中,德育理念的研究成为一个亮点,有关德育理念的研究成果也异常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德育理念是德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进行德育改革的起点和关键,也是德育改革最终结果的评判依据。回顾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并分析近年来的总体发展趋势,相信将对我国德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一、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理念研究的出发点 一个新的德育理念的构想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有来自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德育自身本性的思考,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综合近年来我国德育理念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研究的出发点集中在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上。 1.对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受西方学者“生活世界”概念的影响,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德育脱离了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德育领域的共识之一。因此,对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成为近年来多种相关德育理念推出的直接源头。 道德与生活本是相融一体的。因为道德是一种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说到底是关于生活的规范,道德本身即来源于生活。同时,道德是一种关涉人之生活,确切地说,是关涉人之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活动,道德是为了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产生的土壤和最终归宿。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是一种生活,必须为了生活,必须在生活中进行[1]。“生活化”是德育的逻辑起点[2]。但是,我国的学校德育却长期脱离了生活世界。有论者指出,制度化教育的产生,使学校教育与生活分离,使科学知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唯一的追求。学校德育在这种科学视野中与生活割裂了,表现为:道德教育的主知主义盛行;道德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和科学化;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学化;道德教育形式的体制化和工作化。这导致学校德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失去了人文性[1]。也有论者将上述受科学化和技术理性影响的学校德育概括为“知性德育”,即知识德育、思维德育、德育的知识化[3]。针对德育与生活的本然联系及以往我国学校德育严重脱离生活的弊端,众多论者都主张生活德育的理念。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德育就是一种生活,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要以生活的方式进行。而生活不同于科学,它是活动的、实践的,是体验的、感受的,而不是科学认识和理性思维的。德育回归生活,向生活展开,就不能以科学化、知识化、理性化的说教以及灌输、思维训练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个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了切身体验时,才能理解和内化规范。因此,道德需要实践,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4];道德也需要体验,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5]。基于这一点,活动和体验成为德育研究的热点,亦有论者提出活动德育和体验德育的理念。 2.对德育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人,德育本应考虑人的德性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但是以往的学校德育却造成了严重的“无人”现象。有论者指出,既往的学校德育把受教育者当成物,施行的是非“人”的教育,这表现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施行非人的规训与约束;把人作为工具打造,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肢解人的整体性,片面强调对人的某些部分进行测量和量化;否定人的能动性,把人看作是客观物体,是没有生命的,是消极被动、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等。因此,论者认为德育应从这种“物化”的形态中解脱出来,走人性化德育的道路[6]。 也有论者更为具体地指出,这种“无人”的德育是一种无视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德育。它具体表现为:把道德片面的视为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虚空、低俗,缺乏感召力;将学生看作单纯的道德规范的被动接收者,采用灌输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结果造就出的是一些唯命是从、唯书唯上的奴性的社会公民和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7]。因此,论者提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理念,这不但是对现行学校德育“无人”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对理想人格要求的回应。因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自由和权力确认的体现,也是多元社会中价值冲突和价值迷失对人的道德人格冲击的必然要求[8]。 德育“无人”现象的另一个表现即是在德育中对个体生命的遗忘。有论者指出,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因为道德的源头是对生命的自爱,道德的原则是生殖的原则,而生命的热望是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动力。学校德育的失败就在于,道德教育忽视了生命的存在。道德教育应从个体的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9]。对生命关注的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对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类生存灾难的认识和反省的结果。有论者指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生物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的主导世界观逐渐由物理学机械论转向生物学生命论,人被从“机械”的牢笼中解救出来,回到“生命”的怀抱。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观也必将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德育也必须回到人的生命之中,遵循人的生命健康之“道”,以人的生命健康成长为目的[10]。因此,生命德育的理念近年来也凸显出来。 3.对功利主义德育的批判。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建国后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那么这个词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功利主义”。事实上,20世纪学校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包括前述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和“无人”现象的出现,从根源上来说都是功利主义的弊端显现。如何克服功利主义对德育的影响成为研究者思考德育理念的一个视角。有论者指出,功利主义是我国德育的一个症候群,它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功能观、课程观、过程观、研究观和目的观的定位。这表现为:德育功能急功近利和过高期待;德育课程随社会要求变动频繁;德育过程重说教、重外铄;德育目的强调理性、公正而忽视关怀品质的培养;德育研究的工具主义倾向。功利主义的德育导致德育信度的丧失、效度的缺损和德育地位的下降。为此,论者从解决功利主义德育症候群入手,将德育与美育融合,提出了新的德育理念——德育美学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