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开发与俄国现代化(1861—1917)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晓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废除农奴制以后,俄国步入现代化轨道。向深度与广度方向发展是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地域辽阔、资源丰厚的西伯利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其开发成为俄国现代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举措同西伯利亚开发息息相关。俄国现代化因西伯利亚开发而加速,也以牺牲西伯利亚的利益为代价。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861年农奴制改革揭开了俄国现代化的序幕。19世纪60—70年代,俄国在财政、司法、新闻出版、军事等领域实施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1905年革命加速了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但未能拯救摇摇欲坠的沙皇专制统治。借助外力作用而启动的俄国现代化具有强烈的扩张目的和浓厚的赶超型色彩。在以深度、广度双方向发展为特征的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链条中,西伯利亚边区成为关键环节。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举措皆与西伯利亚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本文试图以俄国现代化为背景,回溯资本主义时代的西伯利亚开发,以西伯利亚开发为视角反观俄国现代化,阐释西伯利亚开发与俄国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注:关于西伯利亚问题的研究可参见Н.М.亚德林采夫:《作为殖民地的西伯利亚》(Н.М.Ядринцев,Сuбuръ каккоонuя),圣彼得堡1892年版;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В И.顺科夫主编:《西伯利亚史》(А.П.Окладникови В.И.Шунков,Исmорuя Сuбuрu),列宁格勒1968—1969年版;徐景学、王晓菊:《西伯利亚学与中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一

      西伯利亚位于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以东,北濒北冰洋,东抵太平洋,东北角隔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相望,南邻中国、蒙古,西南与中亚接壤。该地区面积达1276.59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3以上。遥远的北部海岸是冰天雪地的冻土带,冻土带之南为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南部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的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该区拥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及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阿穆尔河(黑龙江)等长川巨流,蕴藏黄金、白银等资源,素有“金窖”之誉。

      1581年叶尔马克率数百名哥萨克闯入西伯利亚,30多个弱小民族、总计23.6万人的家园被逐步纳入俄国版图。自16世纪末,历代沙皇恪守“惩罚式的垦殖”政策,将西伯利亚当作“罪孽的袋子”——苦役流放地。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形象地描绘了19世纪中叶的西伯利亚:“人们只是把它看作一个地下室,里面藏有很多黄金、很多皮货和别的好东西,不过那里很冷,给埋在雪里,生活资料贫乏,没有纵横交错的公路,没有居民。”

      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将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卷入俄国统一的市场经济旋涡之中。特别是19世纪末,英、美、法、日等列强在远东国际舞台上的激烈角逐使得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凸显。开发西伯利亚成为俄国政府提振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及实施“远东政策”的必然选择。

      19世纪80年代,俄国铁路网开始向欧俄外围区域伸展。高歌猛进的维特工业化(1893—1900)赋予西伯利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通变革。那条颠簸不平的百年驿路逐步为一座现代化的“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所替代。1891年5月,皇储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在位)亲临太平洋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铁路奠基仪式。翌年,“西伯利亚大铁路特别管理委员会”成立,尼古拉出任主席,成员包括国务会议主席及陆军部、内务部、财政部、交通部、海军部等要害部门头号人物。除筑路事宜外,该委员会还负责其他一些相关的辅助性项目,如向西伯利亚移民、土地规划、开采煤矿和铁矿、炼钢和生产水泥、发展水运及地质考察等。在该机构高效率运转之下,俄国历时13年在荒僻的西伯利亚建成当时世界最长的铁路干线。作为俄国现代化的一大标志性建筑,西伯利亚大铁路凭借诸多优势成为西伯利亚社会经济的增长点。

      在俄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906—1917)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向亚洲俄罗斯移民第一次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东部移民运动由过去零散、自发的民间行为转变成政府行为。政府加大对移民事业的投资力度,为迁徙者提供优惠待遇。1906年,国家耗资4800万卢布设计制造的移民专用列车——“斯托雷平车厢”投入运营。为加速远东移民步伐,1909年设立以斯托雷平为首的远东移民委员会,成员来自外交部、陆军部、工商部、圣主教公会等13个部和主管部门。改革时期,西伯利亚接纳了近70%从欧俄分流出的农民。仅1906—1909年,西伯利亚移民人数即愈150万,而1861—1905年迁来的移民却不足200万。1906—1913年间,该地区人口增长率达5.4%,创历史最高记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伯利亚人口增长速度比欧俄快一倍。如果说1863年以后西伯利亚人口增加100万需要20多年时间的话,那么1897年以后,即1906年、1909年和1912年该地区人口分别增加100万。1897—1914年,西伯利亚人口几乎增长0.8倍,如果单纯依靠自然增长方式达到这一速度,则需50年左右。1863年西伯利亚人口汉286.3万,1897年增至543.8万,1914年达962.5万。移民运动的空前高涨有效缓解了西伯利亚劳动力匮乏的状况。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以后,昔日的荒野变为国内主要农牧业基地。西伯利亚在俄国农业机械化道路上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欧俄与欧美产品在西伯利亚农机市场上平分秋色。1900—1904年间,西伯利亚年均粮食产量仅2亿普特,1905—1909年增至3.2亿普特,1910—1914年约3.8亿普特,1917年粮食产量达6亿普特。1914—1917年间,欧俄粮食产量减少13%,西伯利亚粮食产量却增加17%。1900—1904年,西伯利亚年均粮食出口仅1500万普特,1909年增至4680万普特。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亚谷物产量已占全国的17%,超过农业开发区北高加索9个百分点。1913年,西伯利亚人均牲畜占有量超过全俄和其他国家,肉制品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场占据半壁江山。西伯利亚农牧业开发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只有美国西部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