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

作 者:

作者简介:
易连云,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杨昌勇,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理论体系上的支离破碎、研究方向上的随意性、缺乏创学派的动力与激情、学术导向上的媚外倾向及学术规范意识淡簿等。21世纪的中国呼唤教育学学派,这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深化对复杂教育现象认识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及教育学实践的需要。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可能性在于:教育学主体的学派意识增强了,学科相对成熟,教育学家群体的素质在提高,发表学术论著的渠道相对畅通及具有创学派所需要的组织条件等。21世纪的前20年里,中国必将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学派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字号:

      中国有教育学学派吗?中国的教育需要学派吗?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教育学科内部的分化与深化、研究主体的学科“自我意识”(注: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7,(3).)的强化、研究主体个体性的萌发和研究方法的多元趋向,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创生教育学学派!

      中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呼唤具有深刻洞见的教育学学派,这是历史的发展所趋。身临一个社会变化迅速、教育研究空前兴盛之境,我们不禁想起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时的一段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的确,中国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一、学派创生之必要性

      学派的产生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学术现象,其实现的前提在于社会的和学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

      从教育研究的现状看,我国的教育研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仰仗于西方或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或者从其他学科中演绎教育学科的结论、知识和体系,从而使教育学科的研究缺少自身的原创性而表现出强烈的依附性,进而沦落为别的学科思想的领地。故而,创立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教育学理论便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性。

      就目前教育学研究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言,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社会与人的发展对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上,教育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则需要基于不同理论背景并具有时代气息与个性化色彩的教育学研究学派的推动。

      纵观科学研究的历程,不难看到,学派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社会的不断开放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均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用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已经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观念的新生,而观念的创新又有赖于学派的创生。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从力求摆脱前苏联教育研究模式的束缚入手,开始了对自身研究的反思,这些反思从方法论到方法再到具体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且具有相当深度,作为体现强烈“时代学”(注: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1).)特征的教育理论研究迎来了新的机遇。

      2.深化对教育现象认识的需要。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教育活动以及对其进行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在现代社会更为突出。现实的社会一方面以观念的多元化直接影响到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教育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多向的、多维度的认真而深入的研究。仅此还不够,教育自身的复杂性需要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而多学派的创生与并存能够从全方位加深人们对复杂教育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从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传统的个体式研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与专门性,合作与竞争成为教育研究的新动力,而学派的存在与学派之间的争论则会进一步推动人们对教育的研究。从相关社会学科的研究历史来看,学派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与相互竞争,以及善意的批评和答辩常常是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关键。

      3.完善与发展我国教育学体系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育科学渐成系统与规模,但“从科学发展的水平来看,目前教育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很低的。它不是科学体系中的‘带头羊’,因此它更多地是接受其他科学的影响,吸收其他科学的研究成果。而自己的研究成果却很少对其他科学产生影响。”(注: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7,(3).)“应当看到,一门学科内部的学派形成过程,也是这门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学派是一门学科自身结构的重要内容,不论从一个国家来看一门学科,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这门学科就缺乏支撑力量,也缺乏共同语言的凝聚力”,不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争论与对话推进学科进步的局面”。(注:叶嘉国,风笑天.我国社会学“学派”的现状与展望[J].学术界,2000,(1).)教育学是人类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其研究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多视角多学派的创生。从表面上看,多学派必然带来方法各异、观点纷呈的学术面貌,但这决不是混乱,而是学术繁荣,正是在多学派竞争的必要张力之下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的完善与发展。

      4.教育学实践的需要。

      教育学实践是自觉地基于一定教育理念的社会实践,它可以是传播和传授一定教育理念的社会实践,也可以是基于一定教育理念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由于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也显得苍白无力。同时,我们几乎拿不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理论去指导活生生的教育实践。与此相应,缺乏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也未能成为丰富多样的教育理论产生的摇篮。已经成长起来的教育理论又多呈现为分散的局面,尚未形成相应的研究核心。一个教育流派或一种教育理论可以为教育实践主体提供一定的理论洞见和实践方略,就现实的中国教育现状,特别是基础教育现状而言,教育实践多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多层面需求都需要多学派的理论支持。教育学实践需要教育学学派的指导,而教育学也应该走向实践。诚然,多学派的诞生有可能使教育实践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复杂化,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实践的管理更加困难的结果,但就长远的效果来看,这样的结果会带来更为生动、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实践,进而形成以实践促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良性运行的有机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