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3X(2003)02-0105-04 一 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就是教育主体或教育客体吗?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之间会无条件地构成教育主客体关系吗?这两个问题似乎不成其为问题。我们之所以探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就是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不会毫无条件地形成教育主客体关系。然而,近年来关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论争所形成的三种不同的观点却都忘记了这一前提。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被改造者,被加工者,处于一种客体地位”,“就整个教育过程而言作为对象的学生始终是处于一种客体地位之中”。[1](P132)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教育不过是指导者、辅导者。”[2](P18)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主体“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的客体。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层次上的不同。”[2](P18)这三种观点虽然对孰为教育主体,孰为教育客体及二者的关系认识不一,却都把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或教育客体的同义词,把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及其关系看成是预先确定的、无条件的、固定不变的。如此,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讨论岂不是变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名词概念替换的文字游戏。 笔者认为,探讨教育主客体关系不能把教育者或受教育者简单地等同于或假设为教育主体或教育客体,不能简单地去论争教师和学生谁是教育主体、谁是教育客体,而应该探求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质,教育主客体关系形成、变化的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教育主客体关系。 二 如同人与外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才建立主客体关系一样,使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构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是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人与外部对象未发生相互作用之前,人只是可能的主体,对象只是可能的客体。唯有双方发生相互作用,人才被对象确认为现实的主体,对象才被主体确认为现实的客体。在教育这种人——人关系和人——物关系并存的复杂活动中,单纯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受教育与教育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不成其为教育主客体关系,只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客体关系。 教育者的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只有通过他自己的对象活动才能直接实现。因此,没有受教育者自己的对象活动,教育活动就是无意义的活动。另一方面,离开了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对象活动就不是合目的的教育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质以及研究教育主客体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不仅仅把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称为教育者,把登记在册的学生称为受教育者,把教育部门或教师规定或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称为教育影响,如果我们以他(它)们之间是否发生了相互作用作为衡量是否形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唯一标准,我们就有理由把教育主客体关系定义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关系。 三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之间能否发生相互作用,能否形成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态度、需求和能力。 教育者如果笃信自己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被改造者、被加工者”,“始终是处于一种客体地位之中”,相信“否定或颠倒这种主客体关系,把学生视作教育过程的主体,把教师置于从属地位,就会从根本上否定教育,否定这种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他就会无视甚至压制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使教育活动变成教育者认识与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单方面活动,而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此相反,如果教育者承认:“不可能把人制作、生产成为物件产品。成为外界影响的消极成果,而只能使他投身于活动,激发他自身的积极性。一定要使他亲自经历——同别人一起这种活动的过程,他才能具有实质上是社会的、集体的、活动(劳动)赋予他的那种特性。”[3](P76、77)他会懂得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教育者如果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首先就必须否定自己的主体地位,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认识的客体;而为了使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客体,就必须否定他的客体地位,使其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主客体关系的“否定和颠倒”恰恰是主客体关系的“肯定和摆正”的必要前提,是实现教育目的所必须的。持这种认识和态度的教育者将千方百计地激发、诱导受教育者积极性参加教育活动。教育者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但并不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受教育者是否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育者是排拒还是接受的态度和对教育内容是否发生需求。正如杜勃留波夫说的那样,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举止轻率,好动感情,破坏了他在学生心目中曾经有过的感情,那他就很不幸了,精神和信任一丧失,或者哪怕是稍有动摇,教师的话也就立刻失去效力。如果受教育者害怕或讨厌教育者,就会在心理上逃避、排拒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持消极态度。如果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形象良好,受教育者就会信任他,然而,对教育者尊重和欢迎的态度只能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而不是教育需求。“需求是人觉得需要即缺乏某种东西的那种感受。这种需要的感受,引起人的相应的欲望、意图并促使进行活动。”[3](P78)受教育者是否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关键在于教育者能否使他们对教育内容产生一定程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