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写作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

——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11次学术年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妙云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4702(2002)02-0120-03

      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理事(扩大)会暨第11次学术年会,于2001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召开。到会的理事和会员共86人。这次会议开得团结、热烈,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会议主要完成了5项议程:对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进行总结;修订《中国写作学会章程》;进行学术交流;换届改选新一届的学会领导班子;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作出规划。下面分三方面对这次会议作出综述。

      一、关于写作学研究的发展

      武汉大学於可训教授受中国写作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委托,在大会上作了《中国写作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中说,第五届理事会所做的主要工作,是积极推进写作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写作学会一直致力于写作学重要概念、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作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已经为学科积累了一系列范畴、概念、术语。虽然这些范畴、概念、术语还有待进一步确认、调整和完善,但以此为基础,应该说,写作学已经初步建立了自身的话语体系。

      报告中还说,回顾20世纪写作理论的发展历史,其影响深远的变革是,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及由“术”到“学”的升华。80年代以后,写作理论的研究由行为的“自发”走向“自觉”。这“自觉”包括了群体协同的自觉、学科创建的自觉、观念更新的自觉、方向道路的自觉。90年代以来,学科建设进入了“综合——梳理——重构”阶段,出版了一些集成性的著作。这些著作既讲“人”本也讲“文”本,使写作学成为“人”、“文”结合的科学;既讲动态过程又讲静态结构,以求过程与要素论的有机统一;既讲宏观理论建设又讲微观文本分析,以求哲理与实用的适度融合;既涉及知识的广度又追求理论的深度,力图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实现双向突破。

      报告指出,今后写作学的理论建设,固然不应该排除对其他学科的吸收和借鉴,但重点应该是对已有的写作学理论的梳理、整合和重建。要更好地完善写作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首先要在定位(学科位置)、定性(理论特征)、定序(范畴次序)、定向(发展方向)等方面寻求共识,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写作实践中推进写作理论的发展。

      二、与时俱进、务实求真的学术交流

      (一)关于21世纪的写作学科建设

      南京大学裴显生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他主编的《21世纪写作学文库》。他说,这套文库是作为新世纪写作学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它以“库”为名,乃求其多,拟分系列逐步推出。入选文库的著作,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精深的学术理论著作;其二是各个层次的教材;其三是向大众普及的读物。该文库由四方面的子丛书组成,即理论研究系列、译丛系列、教材系列和青年写作指导系列。这套文库的编写工作已在2001年春夏之交启动,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交付印刷的著作有《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写作原理》和《瞿秋白写作艺术论》。

      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志彬教授提交大会交流的论文是《20世纪写作理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称《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是现代写作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史学著作,回眸100年来我国写作理论的变迁,试图以史为鉴,促进现代写作学的新发展。这本正在付印的史学著作,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三:汇集、整理100年来的写作理论著作,反映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整体状貌;评价、辨正100年来的写作理论著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把握其中所反映的写作规律性;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科学化写作理论新体系的建立。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向大会提出了“非构思写作学”的宣言。他认为,写作是生长的,不能预先做出明确的安排。写作的真实情景是在一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全方位控制引领下的自觉性自动化生长性的行为过程。马正平对“构思写作学”作了全面批判。他说,构思论所认为的理论依据“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并不支持构思论,因为这些理论说的不是空间性的“结构布局”,而是指精神、意旨。总之,将“构思”作为创作和写作的一个思维环节和过程,是一种想当然的“假想”,是一种关于创作或写作过程的伪理论。他认为,21世纪人类的社会和精神状态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后现代主义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是消解结构,崇尚随机,崇尚自由,不为一切预设和限定的框框所约束。“非构思写作学”正好体现了这种新时代的精神,是“后现代的写作学”。马正平的“非构思写作学”引起大会激烈争论。有人赞赏他的“非构思写作学”改变了写作学研究的方向,由以前的抽象的理想化的研究转向具体的实践真相的研究。但有人质疑这种“非构思”写作,有无规律性和可操作性?

      东北师范大学金振邦教授在大会上宣读的《网络时代写作学科的现代化》也引起激烈的反响和争论。金振邦认为,电脑写作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写作方式,具有极高效率和很大灵活性,文字输入快捷流畅,大块文字随意重新组合,句子可以随意扩张,信息的剪切、复制、粘贴,以及跨文本的调用,都极为方便。电脑写作使文本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时间发生重大变革,电子文本可被所有网络终端的成员所共享,能瞬间传播,不受时空限制。电脑写作也促进阅读发生重大变化。读者阅读电子文本,尤其是“超文本”和“超媒体”,将进入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艺术创造天地。读者可以互动式地从文本的任何一个媒体或维面切入,进行网状检索,或对某个节点进行放大,以获取图像、声音、文字及其引申说明。读者还可以自由决定文本每一部分的阅读顺序,并运用标记代码为文本生成一个具有一定格式的层次结构。读者用这种独特的调用和组合,参与了文本的艺术创造,并体现出读者个性化的文化观照。由于电脑写作所产生的这些变化,网络文化背景下,写作学科产生了时代转型,其转型的表现有: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为零;超文本的全方位辐射;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人机对话的互动性;将抽象化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方面。金振邦认为,由于电脑写作的巨大变化,使写作学与计算机学、文化学、传播学、信息学、编辑学、美学等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写作行为很难再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在网络时代,写作学科已经没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它正在被新的信息媒介所消解和重构。因此,写作学科面临时代挑战。在网络时代,写作学科的内涵、性质和功能应该重新进行科学定位,写作学科将重新建构新的开放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他认为,写作学科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现代化。写作学科的现代化,有两个生长点:其一是电脑写作学的研究;其二是网络文学的创作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