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变革而开展区域性实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小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原文出处: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全面地理解学校变革,它应该是一种引起学校这一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发生功能上、形态上和结构上根本转变的建构性、探索性实验。

      一、理解教育实验的独特涵义

      教育学上使用“实验”这一术语,几乎等于一种“借喻”。因为它与原来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实验法”本意已相去甚远。若干年前,学界还在犯愁:究竟是严格地定义教育实验中的“实验”好呢,还是宽泛地定义它。严格定义,虽保持住了“科学性”但打击了很多实践者的积极性(因为他们一般不可能把实验做得那么规范);而宽泛定义尽管可以保持人们的改革热情,却似乎丢了科学实验的“名节”。然而有学者指出:“宽”论和“严”论在本质上一样,都是受到自然科学实验标准的压力。“严”论自不待言,就是“宽”论也不过是因为做不到才退而求其次。

      让人感到宽慰的是,后现代科学实在论中的一个流派——实验实在论对实验做了新的解释。实验实在论认为,“创造性的经验构建是科学实验的本质”(注:郭贵春·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知识出版社,1995(61),(66)),实验的过程与功能不只是证实与证伪,它的本质功能是构建理论结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实验的观察对象不再只由假设的理论所给定,而是被创造的。在探索性的实验中,初始时期,可接受的理论说明可能尚不存在或尚不完善,需要而且可能创造新的现象。所以,“实验就是创造、产生、提练和稳定现象……而不仅仅是发现现象。(注:郭贵春·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知识出版社,1995(61),(66))总之,这种新的实验观看到的不仅仅是冷静的发现与验证,更看重实验过程对意义的生成与建构的价值。实验实在论还把这一思路推进到对实验意义的社会确认过程的分析上。他们认为,科学理论意义的社会性的获得,“存在着一个从个体经验到经验交流的共同媒介之间的‘语义上升’过程。这是一个历史的意义建构过程。”(注:郭贵春·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知识出版社,1995(61),(66))处于实验(试验)中的一种教育制度、一套课程标准、一种办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未偿不能将它们看作是正在被创造着的现象呢?其实验过程也未尝不能看作是实验者与实验对象相互作用、生成和构建着意义的过程呢?我想是可以的。这些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均可看作是实验双方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深刻的文化—心理意义的构建——也就是说,教育实验主要是建构性的和探索性的。尽管我们也常常说“推广性实验”,那也往往是以增大效益为主旨、不带多少验证意图的,以促进学校变革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尤其如此。

      二、赋予教育实验特定的核心理念

      一项教育实验要探索什么、建构什么,是必须由其核心理念来加以明确的。学校实验的目的,从来不是要办什么“模范学校”、“实习学校”,而是在于“校验用作工作假设的某些来自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而今,我国许多有影响的学校实验,都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其核心理念是“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

      我们课题的名称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区域性实验》。它的核心命题是通过优化学校教育活动体系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强烈呼唤。这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探索,加快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从而呼唤建设性的和创造性的主体性;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动力,营造出开放、多元和广泛交往的生存环境,从而要求每一个群体的和个体的主体充分发挥出主体性;市场经济通过确立个人和群体的实践主体地位而要求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同步发展。命题的另一方面重要依据是学校活动体系优化与学生主体性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传统学校教育活动的典型格局是:预设划一的目标,设计统一的课程,然后按统一的进度实施教育教学,最后按统一的规格验收。尽管也有活动课程的安排,但经常是只关注名次的获得,让“锦标主义”模糊了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的本意。在这一典型格局中,学生处于被规划、被预设、被教导(甚至被灌输)、被塑造、被验收的被动地位,素质结构不尽合理,主体性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压抑。因此,必须用新的活动理论和新的教育活动观来重新审视现有的学校活动格局、建构有利于学生生动主动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体系。

      认知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人的思维逻辑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皮亚杰明确指出:“逻辑数理运算来源于行动本身,因为它是从行为的协调中抽象出来的结果而不是从对象本身抽象出来的。”在皮亚杰看来,关于对象的物理知识是从主体所作用的对象中抽象(简单抽象)出来的,而逻辑数学知识则是从活动过程本身抽象(反身抽象)出来的。(注:凯琳·梅休(美)·杜威学校·王承绪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总之,活动是主体及主体性发展的前提条件:主体通过活动而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并从中发展其功能特性(如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结果,是在活动中不断地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个向度的转化。

      由此形成的新的教育活动观,从范围上看,活动不限于外显的、身体动作的,也不仅仅是校外活动、课外活动才叫活动;内隐的如心智的、情感的活动也是活动,而且往往是更为重要的活动。对学校教育活动有一个广义的理解: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切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从状态上看,自发的主动积极的活动才有助于建构学生的良好素质结构,才有助于发展其主体性;强制的和被动的活动往往压抑主体精神甚至限制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