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对社会、自然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也在提高。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时间正在大大地缩短。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交融、知识信息量增大,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化,21世纪的人看问题的方法将比20世纪更为宏观远大。 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和全球合作的时代,中国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上海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要实现上海高科技产业的总体目标,使科技进步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百年树人,不能拖延,必须从现在做起。培养人才既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从事新闻专业,并且在巴黎法中友好协会主持工作,出于对上海教育事业和培养人才的关切,想结合平时采访中的感触,以及与法国朋友们相处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一、创新意识要从儿童时期培养起 高科技和其它行业的创新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能力,这需要长期得到开发、培养和发展,儿童时期相当重要,正如邓小平所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去年秋天,我在国内参观一个相当有名的幼儿园,看到教室墙壁上一排排地展览着孩子们的图画作业。走近一看,几十幅画作竟然一模一样。绘画是培养儿童的视觉艺术才能,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画得规矩、画得像,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规格,那么孩子们的原创力怎样发挥呢?在法国任何一所幼儿园里都不会看到这种情况。老师教给绘画的方法,怎样观察,怎么用画笔,怎么配颜色,注重启发,至于画成什么样儿,那是孩子们的事情。老师出题目,画月亮,孩子们都画,至于把月亮画成圆圆的或者弯弯的,都是可以的。那是儿童的视觉,是孩子们眼睛中的月亮,是孩子们自己心目中喜欢的、想象的月亮。为什么不可以在月亮上加个小白兔或者桂花树呢,把洋娃娃或者小汽车画到月亮里去也是行得通的。老师要鼓励孩子们去想、去画。如果加以限制,一定要这样画或者那样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就被阻碍了,创造力也不能充分发挥。儿童的审美情趣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喜欢的颜色和图案造型与大人不一样,表现着他们的性格、兴趣和情感,有时候甚至反映着健康状况,老师需要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儿童一般喜欢鲜艳的色彩,比如,有个小孩喜欢用咖啡色,老师一了解,这个孩子晚上尿床。又比如,一个孩子画房子,把围墙画得很大,总不爱画窗户,原来他患了自闭症,有了心理障碍,窗户是向外的心灵象征,他不喜欢。有个孩子把太阳比作爸爸,月亮比作妈妈,他不喜欢爸爸,就把太阳画得小小的,把月亮画得大大的。孩子们的视觉感受和大人也不一样,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一天晚上,友协举行研讨会,有位当妈妈的会员带着她的5岁的小女孩,这位妈妈很放心地让小女孩干自己的事。 整个晚上,小女孩专心致志地画一张画儿,一点儿也没有打扰大人们的讨论。散会时,她完成了一幅画作,把这两个多小时当中对周围人和事的感觉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来。这是一幅儿童抽象画,有趣、活泼,大人是画不出来的。孩子们很小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在纸上作画,这在法国很普遍,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开始,这是法国儿童教育的一个特点。绘画艺术的本质是创新,高科技产业竞争的胜负也取决于创新,淘汰率很高,如果不能超越,就被淘汰。信息时代,创新能力尤其需要。 除了幼儿教育,我们国内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可能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仍以美术教育为例,国内美术学院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专业上注重写实、摹仿、大统一,奉大师为神明,不敢超越。教师按照统一标准教,学生遵循固定模式学,谁画得像,画得地道,谁就是高材生,在画展上获奖。油画方面,教和学的过程都是在重复着欧洲几百年中的技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艺再高,只能是个不错的画匠,很难发挥独特的创造价值,这不是真正的艺术家。事实上,油画艺术传到中国进入正规的美术院校教育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在中国生根并且培养了几代画家。可是国内培养的人才到欧美国家去明显地落后了一大截,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美术学院研究生在法国很难成才,教师的作品拿到法国画廊很难被接受。画廊经纪人首先要看这个画家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是不是在重复别人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没有前途,画廊不会投入资金和力气去推出。可惜我们的油画家进不了西方的主流艺术市场,为了生存只好改行,或者在街头画肖像。他们缺少的不是专业技巧,而是观念意识跟不上,内涵容量不够丰富,需要有一个从画匠到画家、从技术性到精神性的转变和飞跃。在信息时代,画家之间竞争的不再是技巧手段,而是思维能力。台湾的美术教育界已经感到有压力,有一位教授说,十年前我是五年换一次讲义,后来是三年换一次,最近几乎是年年都得换!《新民晚报》在今年4月21日有篇文章提到, 上海油画艺术的新走向是后海派艺术的崛起,上海的画家们很有信心,祝愿他们发挥创新能力,在世界画坛占有自己的位置。 二、创新意识要有社会环境基础 还是举上面那所幼儿园的例子。我去参观的时候正好赶上孩子们吃午餐。我们从后门进入教室,手里捧着饭碗的孩子们一起回过头来看。这很正常,儿童好奇心强,一有动静就会影响注意力。接着,便不正常了,所有的孩子都条件反射似地齐声朗诵:“老—师—好!”我当时心里感到不舒服,像面对一群经过训练的小军人,这太一致了。吃饭时间,孩子们高兴或者不高兴向来访的大人问好,要随其自愿,这与礼貌礼仪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们一边咽着口里的饭,一边统一高呼什么呢,这会使儿童自然活泼的天性受到限制。这样的限制多了,培养出来的是小绵羊,很听话,但缺少自己的主张和特点,创造能力也被埋没了,甚至会在身心健康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近几年国内青少年盛行统一的校服,这种方式在法国已经被淘汰,几十年看不到了。学生不是军人,衣着统一似乎不太必要。着装适宜而又称心,显出独自风格,这有助于发展审美和创新意识。如果学校教育模式过于固定,学生会有一个无形的思维框框,不易灵活处理实际遇到的问题,再用考试和分数把中小学生束缚起来,出了校门以后新的营养吸收不进去,很难成为各方面都十分健全的人才。从法国的角度看,我们国内统一的东西似乎还是太多了些,我指的是习俗观念上的,不是法律政策、制度规章和许多合乎情理的约束条规。真正的法制观念需要加强,该遵守的一定要遵守,在此范围之内,尽量去发展个人的特点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后,创新意识在人们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还可以更加广泛地展现出来,更加自由地发展这种潜能。先进国家的政府强制人们服从法律,人们是在严格依法行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个人特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创性,这种原创性是与生俱来的。你对世界的某一点体验与别人不同,你发现了而别人还没有发现,并且由你证明存在的,那就是发挥了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