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它的出现在当代并非是偶然的。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提出,是因为我们原有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已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吻合。而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的素质竞争。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面对文化贫困的中国人力资源,提高其素质的确是当务之急。 扬弃升学主义的“应试教育”,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这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真正实行起来,在素质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难度却很大。本文拟对“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紧迫性、面临的困难和模式转换的思路等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引起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一、素质及其素质教育 “素质”的内涵及其外延。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概念的内涵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许多概念的内涵都在不断地被修正和补充,素质概念也如此。人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要考察素质和素质教育问题必须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所以,素质又指一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素质一方面是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同时又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育成熟的。我们既不能否认禀赋的基础作用,又不能忽视素质是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的。综合起来,素质就是以个人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能动的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品质。 从素质外延的划分与隶属关系上来看,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广义概念: ┌ 德思想品德素质 ┌ 政治思想素质 │ └ 伦理道德素质 │ ┌ 认知素质 │┌ 专业素质 │ 严谨素质 ││ └ 创新素质 │ 智│ ┌ 哲学思想素质 素质 │ 人文素质 └ 审美素质 ││ ┌ 勤奋素质 ││ │ 顽强素质 ││ │ 乐观素质 │└ 心理素质 └ 竞争素质 └ 体身体素质 此表人文素质中的哲学思想素质很少有人提及,而这方面的素质却是很重要的。这主要体现在形成一种辩证的思想方式,即对问题从根本上进行思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把自己或别人所做的个别、具体的工作进行抽象的思考,上升为一般的结论,覆盖面更大,适用范围更广,更有意义;善于从对立统一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关于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作过不同的论述。在中国,孟轲在《孟子·尽心篇》中最早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中庸》上说的是:“修道之谓教”。《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新中国建国之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后来,毛泽东同志概括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醒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西方,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则认为“植物是由栽培而成,人是教育而成”。裴斯培洛齐明确提出:“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这些论述揭示的一个共同命题,喊出的最强音就是: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在本质上不是仅仅掌握一种知识,而是要使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培养能力的手段,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知识的载体是书本,是有形的,大小易把握;能力较知识为无形,较难把握;而素质更难把握,因为它是更深层的无形。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到内、由有形到无形的素质教育。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特征及弊端。“应试教育”是指以升学考试作为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作为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可以说“应试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异化”。所谓“异化”,是指主体为自身而创造出客体,客体反过来控制、主宰、支配主体的东西。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和现实中的,考试是作为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被创造出来并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它本身不应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考试及升学成为了指挥、支配、控制甚至主宰教育的力量。李岚清同志曾作过精辟的概括:“一是只面向少数学生;二是造成学生的片面、畸形发展;三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李岚清:《面向21 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10月3日。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进行。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统统围绕考试转。“应试教育”阻碍了人的和谐与充分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为了应试只重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为了应试,只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转化,层层加重学生负担,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为了应试,只重视“尖子”学生,伤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重考试成绩,轻能力;重条条框框、循规蹈距,轻开拓创新;最终培养出的劳动者不可能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也担负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注:程维:《素质教育的“零点工程”》,载《中国教育报》1993年8月21日。 )其特征如下:一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素质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在德育方面,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行为规范。在智育方面,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等。在体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顽强、竞争、 乐观、 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身体素质等。《中国教育报》1993年11月25日头版发表的孙云晓《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报道了中日两国儿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举行的夏令营活动中,由于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使两国儿童在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向全社会召示: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怎能托起明天的太阳。二是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习“尖子”,放弃绝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三是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应试教育”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