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创新体系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书丰 山东师范大学教科所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世纪交替之际,知识经济的曙光已经显现。对我国来说,这既预示着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预示着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即将到来。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创新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国民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国民科学文化的整体水平为标志,以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载体。可以说,知识创新能力反映着一国国民科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反映着它的知识活力水平。毫无疑问,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有活力的教育。

      我们认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创新,建立教育创新体系是通往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教育创新体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江泽民同志关于“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为目标,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教育创新体系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国民的高素质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前提条件。很难设想一个国民素质相对较低的国家有“资格”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长期的发展渊源,它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严重偏离正确轨道,是羁绊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工程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矫正“应试教育”偏弊的过程中,经过长期改革的实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的实施必然带来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的一系列变化,是我国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向纵深发展的标志,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育创新体系必须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为基础。素质教育实施得越是深入扎实,教育创新的根就扎得愈深,其发展的后劲就愈大。

      教育创新体系以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为目标。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智力资源蕴藏于国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之中。经济发展各要素中知识含量高的国家一定是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国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必须在本世纪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尽快实现高中段教育的合理分流,并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在无法增设更多的高等学校的情况下,要大力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使成人高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为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不断更新知识将成为人们的终身需求,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逐步建成终身教育体制。智力资源来自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群体,这个群体便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通过教育改革,建成合理的能够有效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学校教育体制,培养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人才群体,使知识创新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教育创新体系以形成人才创造性思维为特色。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教育科学工作者长期进行的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研究,证明人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培养。其途径有二:一是系统地开设《创造活动》、《创造发明技法》、《科学创造史话》、《创造发明原理》等课程,引起学生的创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心理,培养学生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二是培养教师学会运用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各科教学中贯彻创造教育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用科学的方法,把创造性思维逐步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国民是教育创新体系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教育创新体系以教会学生尽早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为急务。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应从娃娃抓起。这是极有远见的。从目前发展情况看,计算机走进普通百姓家已不再是多么遥远的事情。有计划地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把学生从狭小的知识圈子里解放出来,进入知识的海洋。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人类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秀才不出门,全晓天下事”已成为现实。这对于我们追赶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是十分有利的。教育创新体系,要求高校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教会学生网上技术,通过互联网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世界。

      教育创新体系强调学校与社会密切结合。学校的围墙把学生与社会隔绝开来,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社会,又使社会较少了解学校。前者之失在于学生置身正在发展的伟大社会变革之外,无法直接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致使许多学生走上社会后需要经历长期的适应过程才能与社会融为一体;后者之失在于社会对学校教育过程了解得不真切,以至无法有效地配合学校形成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教育网络。学校教育要向家庭、社会延伸,营造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社会协助学校共同培养“四有”公民的社会环境。社会上的确存在不健康的文化现象,但把学校与社会隔绝开来并不是保证学生思想不受侵蚀的良方。只要加以科学的引导,那些“反面教材”正适于用以培养学生的“免疫力”。学生对社会了解得越广泛,他对社会问题思考得就愈深刻,他的社会观就愈贴近现实,他将来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就会愈大。让学生走出校园狭小的圈子,使整个社会成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校园”,是教育创新体系所要努力实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