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首先提出的。此后社会控制理论被社会学界普遍重视并进行研究。所谓“社会控制”就是社会或群体为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约束或引导社会成员的手段与措施。凡是利用任何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个人或集体行为进行约束,促进社会或群体调适或发展的,都可以叫社会控制。社会学界习惯于把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纪律、宗教、艺术以及各种社会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体现国家权力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称为社会控制的不同要素。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全民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注:引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高教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页。) 因而也是我国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形式。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秩序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控制功能,发挥其在当前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社会控制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之后我们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工作。“社会控制”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虽然只是近代的产物,但是作为一个事实,却具有久远的历史。社会控制的第一个形式是作为政治统治的历史出现的。它是和私有制、阶级、国家同时出现的。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社会控制从财富的控制发展到了对人的控制。 作为政治统治的社会控制是赤裸裸的,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和封建国家是这种社会控制得以建立的基础。资产阶级建立了在资产阶级法制基础上的另一种社会控制形式——社会约束,它主要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的控制。当然,由于资产阶级的法律只是在形式上的平等,而在事实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法律仍然是资产阶级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进行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因而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社会上的劳动阶级、下等阶级的人们看作是社会控制的对象。这是作为社会约束的社会控制的阶级局限性。作为社会约束的社会控制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得到真正的发挥,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约束完全是针对个人的不良行为和不协调行为的,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发动群众,夺取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提出来的。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是“政治工作”这一名称。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是因为“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国内政治关系和阶级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规模的群众性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人民内部矛盾日益突出地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普遍的、大量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不能仅是靠强制性的法规、纪律或命令,更不能运用国家机器,而主要应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表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说服教育的方法,正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它是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宣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协调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完成党的任务的基本方法,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民主的自我教育,是积极的社会控制形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不是强迫人们做这样做那样,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说服的方式。这种工作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自我教育工作。”(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8页。)这里所说的自我教育,应当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个体的自我教育,即通过内因起作用,自觉地学习、反思,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二是群体的自我教育,即人民之间的相互学习、讨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进行的教育;三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说服教育或自下而上的监督教育。虽然它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教育有所不同,但组织者、领导者都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也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民主的自我教育,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内在自我控制。社会控制可以区分为外在的控制和内在的控制。外在控制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对行为主体的约束。而内在控制指人们通过接受教育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各种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和诱导社会成员,使其把各种外在的控制要素内化为自觉的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它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 非强制性控制。社会学上把依赖于社会的强制力而实施的控制称为强制性控制。强制性控制通过一整套惩处机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秩序。非强制性控制不是依靠社会强制力,而是依赖于教育、科学以及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手段而实施的控制。社会成员在学习和娱乐的过程中得到教育,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从而遵从社会行为规范。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控制。 互动性控制。这里所说的互动即社会互动,它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触或接近,用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互动,其控制主体与客体都是具体的人,是人对人的教育,因而思想教育的过程是心理与信息交流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互动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影响并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因此,它是一种互动性的控制。 积极的控制。社会学上还把建立在惩罚或对某种惩罚畏惧的心理之上的控制称为消极的社会控制,而把建立在个人遵从的动机之上的控制称为积极控制。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挖掘和激发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化消极顺从为自觉遵守,并且具有自我内在控制、非强制性性控制和互动性控制的特征,因而是积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