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转制经营、资产重组、租赁兼并、股份合作等各项改革措施正在推行,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形势下,我们有许多的不适应,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其一,职工思想问题增多。企业改革的深入愈来愈多地触及到多方面利益的调整,引起人们较大的心理震荡,广大职工的思想显得异常活跃。出于对自身实际利益的关心,越来越多的职工更加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许多人也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矛盾心态,既有表示支持、参与改革的一面,也有忧虑不安、紧张自危以及怀旧的另一面。部分职工感到困惑和迷惘,有的对三年搞好国有企业信心不足,对改革的认可度下降;有的担心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量变会不会引起质变,改革的方向有没有问题;有的忧虑今后职工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反映问题还有没有人听。许多职工具有畏难心理和自卑失落感,他们时常考虑的是:“下一步下岗会不会轮到我?”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蔓延,一部分职工还出现了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和信仰危机的问题。 其二,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削弱。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向多元的股份制转变,虽然大多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仍由国家控股,党委书记出任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较大,但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党委参与决策的影响力降低。企业的许多政工干部认为,《企业法》和《公司法》对企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未作具体明确,只规定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二字显得苍白无力,能否“参与”弹性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甚至认为,国有企业改制后,只要按照股份制的法律规范、行为规范去操作,企业就会充满活力,党组织没有“参与”的必要。至于那些被租赁、出售的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就更趋于淡化。企业党组织地位的削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成为企业改制后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其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不力。有些企业改制后,政工机构被削减,不少从事企业政工的同志有一种失落感,认为现在什么都讲经济效益,干政工不吃香了。一些人认为,经济效益上去了,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也就搞好了;反之,如果经济效益不好,付出再多的努力也白搭。目前大多数政工干部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很难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中去。有一些政工人员和职工群众有着同样的思想困惑,自己对一些问题就讲不清,很难说服别人。在现有的政工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希望改行从事其它实际工作,政工队伍人心不稳、后继乏人的问题将日益显性化。 其四,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滞后。不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观愿望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在服务企业的经济工作,但在工作方式上往往“空对空”地抓观念的转变,就事论事地消极防范,往往以务虚的政治教育为主,未能务实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和引导。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还是开大会、上大课、念文件的多,工作的载体停留在一块黑板、一套扩音设备上。在工作态度上,往往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那一套。方法陈旧,形式单一,缺乏职工参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下降,引发了职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冷漠与抵触情绪。 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改进求加强,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明确中心——围绕经济中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较好的产品,较大的市场份额,较强的竞争力。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生产经营中的矛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点,克服政治、业务“两层皮”的毛病,在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作用和保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核心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要教育广大职工把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职工中逐步树立起“厂兴我荣我富、厂衰我耻我贫”和“大干小困难、小干大困难、不干更困难”的生存观,努力培养职工与企业同荣辱、共始终的价值追求,形成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性,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抓住着力点——转变观念,为深化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改革发展的先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引导职工消除理论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疑惑、心态上的失衡,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从当前看,主要应当着力转变以下几方面观念; 一是转变传统的公有制观念。教育职工明确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它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占优势,不在于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