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同样,在当今时代,高等学校的建设,既离不开制度建设,也离不开道德建设。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江泽民总书记这一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根本指针。 高等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也必须根据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精神,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突出以德治校。那么,坚持以德治校,我们应当注意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坚持改革方向,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不断深入地进行高等学校的结构调整、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改进和完善了教学、科研、产业、后勤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这使得高等学校逐步走上了法制的轨道,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毫无疑问,高等学校的法制建设的成绩是突出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高等学校内部的道德建设有被忽视、被放松的倾向。这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新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没有真正确立起来,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比较混乱等等。这种状况与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是与时代精神不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的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当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时代精神为方向,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高等学校的道德建设,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以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立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在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原有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必然受到冲击和挑战,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必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等学校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建设上也应当尽快适应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新变化。 高等学校应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建立完整的、多层次的、全面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价值取向,它包括:社会公德,青年道德,教师、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增强师生员工的道德意识,重视道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逐步提高道德素质,在师生中逐步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在大学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恢复人们的道德信念,发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风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目标下,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强求完全的一致性,要把先进性与广泛性、共同性与多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因此我们在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并用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特别是对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要让他们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高等学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要依靠大学里的各级党组织,要依靠学校党的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当前,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按照党章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始终自觉地、坚持不懈地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道德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的廉政勤政建设,抵制不正之风,反对腐败现象。通过这些,为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榜样。 (四)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发挥传统道德对时代精神塑造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以德治校,同样要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的传统道德,并用它来为现实的道德建设服务。例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伦理道德和政治统治融为一体,作为政治的根本。再如《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宽厚坦诚,朝气蓬勃的民族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