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学说,还是作为跟灌输教育相对称的一种教育原则、方法,也无论是在动态意义上或是静态意义上,都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固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社会立场有异,哲学世界观存殊,甚至逻辑起点也不一样,但是,隐藏在这些外部自我特征内部的是:他们要么是从人之主观能动性顺序开掘,要么是从人的社会需要立意抒见,要么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鸣放,要么是综合所有这些切入点博论扬言。及至现当代,思想家们在探究自我教育时,更是执着遵循着一定的思想基础或理论根据散开去,从而形成了形态繁多、相互映照的自我教育观念。总之,孕育、铺衬自我教育思想根据和基面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最为关注和广泛采用的是人的需要学说。 人的需要理论概说 人的需要问题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离的永恒问题,而今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话题。长期以来,众多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人的需要观点,逐渐形成了众多的人的需要理论,从多方面启发、支持了自我教育思想。 第一,所谓人的需要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的生物机体本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或者说,需要是人对于个体生存、种族延续和更好地参加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头脑中的反映.是牵动人的情感和主体渴求满足的心理状态。它既具有自然性与精神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历史相对性与无限丰富性的外部特征。 第二,人的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和推动,是人的主观状态和外部诱因的拉动,既反映了人的本质,也是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的逻辑起点。 第三,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理解和探索的认知的需要,追求和谐、对称、秩序的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的观点。马克思则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阐释了关于人的需要构成形态的基本思想——在静态意义上,即从人的需要的内容结构看,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关系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方面;在动态意义上,即从人的需要的系统发生角度出发,人的需要有三种存在形态:生存需要、享受需耍、发展需要。 第四,人的需要与行动紧密联结在一起,人要进行一定的行动,总要有相应的认识和能力予以指引和保证,同时还要有动机的促成、引导和维持。所谓动机,包括内在需要产生的“推力”和外部诱因引发的“拉力”,其实就是在特定条件和背景中被激活了的需要。因此,归根到底,是依赖于需要而驱动起人的多种多样的行动。作为调控人的行为的精神心理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是人的行动的最终源泉。构成一个模式图就是这样的:
人的需要理论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根据 人的需要理论对自我教育意义重大,它不但剖示了自我教育的动力系统、内容架构、目标指向和检测机制,而且展露了自我教育的外部关系情态,明确了社会、需要与自我教育三者之间的因联格局,用一条需要的红线把自我教育内在地串结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支撑、烘托了自我教育思想,成为自我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人的需要理论揭示了自我教育的起因和力源。 事物的运动变化在于其自身的内部矛盾的积累以及外部原因的诱导,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也完全取决于这种以内为主而辅以外的因源结构。因此,自我教育的启动、进行根本地取决于人与有机体自身及社会的不平衡状态,即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自我教育的起因。人的需要多种多样,最高级的是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教育就是人的精神需要的一部分,也是实现个体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途经和手段。在广阔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人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一方面要依托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比如物质条件、相容性、机会等,尤其要靠个体内部的自觉、信念和努力,比如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悟,对诸如娱乐、爱情、友谊、学术、艺术、宗教、道德、政治等众多精神因素的精神活动的认同、向住和索取等。当人们切实从个体性情的恰适和精神上的满足去认识这些现象参加这些活动时,便客观地启动了自我教育(而这一自我教育又是以复合角色和功用进行着的),比如对上述现象和活动的必要的了解和把握,包括借鉴从各种信息渠道上传来的相关的经验和感知,学习必需的行动规范和操作方法,使它们更切合自己的思考和改造相吻合的自我心志的预备和调整等等,这时,个体经验有意识地进行着自我培养和教导。比如,有人想通过做歌唱家而满足内心名利双收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做歌唱家是直接需要,名利双收及社会尊重是间接需要。正是这些需要的刺激和召示,才使此人走上了不遗余力地音乐自我教育和接受灌输教育的道路。相反,他便不是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即使偶尔做了,也恰恰是为了满足其别的方面的需要。因此,如果没有特定的需要的触动和指引,人们就不会主动地进行所谓的自我教育,因为它首先没有目的因而没有意义。事实上,在人们需要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上,个体对特定需要的理解和追求都会一如上述较高层次需要的实现,自觉地引发了人的自我教育,并反过来加深对这种特定需要的主观认知和实践意识;即使是最低层的生理需要,也因人的社会性而楔入了自我教育,从而更具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