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8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人们对世界的整体把握中,真理和价值是两个基本的维度。真理问题是基础问题,因为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都需要搞清楚事实、情况、真相,达成正确的认知。价值问题是核心问题。对于人来说,许多事物都有好坏优劣、利害得失、善恶美丑、有无意义之分,此即所谓价值问题。它是对人们活动的意义、目的、追求的探索,具有为人们的行为定向和提供动力的根本意义。 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关系。它以一定主体为中心、以主体需要为尺度,而以客体的性质和功能为主要载体,以客体对主体的满足为最终体现。由于主体及其需要是客观的,客体及其性质和功能也是客观的,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关系亦是客观的,所以,价值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存在。 价值观念与价值观是略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价值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主体只能有一个价值观,正如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世界观一样。价值观念则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思想观念,恰如一个主体拥有一个世界观但可以对世界持有多方面观点一样,同一主体可以有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它是价值观的具体展现。简言之,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是总体概括与具体展开的关系。它们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对客观存在的价值问题的反映和折射。所谓价值观念分歧,可以表现为价值观的不同或根本对立,但更多地表现为具体价值观念的差别和矛盾。 在当今中国,人们之间的价值观念分歧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重大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并且是一个理论难题。本文对此作些初步分析。 一、当今中国价值观念分歧的表现和实质 第一,价值观念分歧关涉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个人志趣、职场生涯、社会交往到国家大事、国际关系乃至全球治理,几乎无所不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各有自己的偏好或价值取向,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日常生活尚且如此,对待国家大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十分复杂的问题就更无例外了。正如有人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可能是价值观念的对立。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交流起来,常常会遭遇庄子所说“夏虫不可语冰”之无奈,时逢柏拉图“洞穴之喻”般情景,有人直呼是“鸡同鸭讲”。 第二,价值观念分歧所牵涉的主体是多样化的,包括各种各样的人群、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张维迎、盛斌在《论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一书中,总结了企业家与传统人之间的价值观念分歧,包括财富观、时间观、平等观、契约观、人生观、金钱观、人才观、乡土观的不同,然后他们还认为,企业家的观念远非以上八个方面所能概括,在效率观、节俭观、劳动观等方面,企业家与传统人大相径庭。这些观念分歧体现的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 笔者曾经撰文列举过当代中国突出的价值观问题,包括官员腐败问题、“官本位”观念影响既深且广、“拉关系”之风在社会上盛行、社会底层道德状况堪忧等。①在这些问题上,普遍存在价值观念分歧。 在许多微信同学群、同事群、网友群、亲属群中,也经常发生所谓源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合而导致的观念对立。同学分裂,同事绝交,网友反目,亲属抵牾,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之间的“代沟”,都是常见的社会现象。 当然,人们在价值观念问题上,同时也拥有很多相近或相似的东西。譬如,他们终归总有某些共同人性,这不仅是指衣食住行安全等生存生活需要,而且包括发展等高级需要。绝大多数人即人民内部是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共同关切、共同追求直至共同价值标准的,譬如,生存、发展、和平、自由、民主、法治、公正等。很多事情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是十分自然和正常的事情。我们在分析人们之间的价值观念分歧时,不要忽略了问题的这一方面。 第三,在思想理论上,各种价值观念大体可以归结为四种“主义”或思潮。第一种是教条式马克思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不顾具体历史条件,一味强调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第二种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利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大众化,强调对当代中国切实管用;第三种是大中华主义,常常表现为儒学至上论、儒学先进论、中国乃世界第一论,也时常表现为复古主义、民族主义;第四种是西方新老自由主义,主要表现是强调“纯粹”市场经济和所谓“自由民主人权”。本文持第二种立场。以上四种“主义”,大体涵盖所谓中、西、马三大家,只不过马又分为教条式的与科学的两种。 这里着重谈谈两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主要区别。马克思主要立足于19世纪中叶西欧的实际,得出了他对世界的基本看法。马克思的世界观可以简略概括为如下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把握,可归结为以下图式: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资本主义社会比前资本主义社会进步,但仍然是一个充满对立和冲突的、行将灭亡的“史前社会”。它即将被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层次是马克思看待世界的思想精华: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一方面,严格依据事实,注重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和逻辑,理论要与历史相一致;另一方面,着眼于无产阶级所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类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