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网络文学批评与浩瀚的网文创作不相匹配似乎已经是时下许多人的共识,但这一判断显然存在“空间偏识”,因为它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网络文学的线上批评一直都十分活跃而多产,且十分有效,批评的有限和疲弱仅适于线下批评,即由专业批评家所做的平面媒体发表、纸介传播的网络文学批评。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的“空间”落差,影响的不仅是批评本身的业态平衡,更影响整个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重新识辨网络文学批评的“线上与线下”问题,以助推外在的“空间区隔”走向内在的“批评交融”。 一、批评空间的二元结构 我们知道,互联网不仅是网络文学的载体和传播媒介,还是它的“产床”和交互平台。由“起点模式”架构出来的“续更—吸粉”机制,把网络虚拟空间打造为类似巴赫金(M.Bakhtin)所说的“狂欢化”广场,或布迪厄(P.Bourdieu)所说的“场域”空间,因文学趣好而聚集的“文学钟情族”在这里完成“交往”仪式,而“批评”就是这众声喧哗的“趣缘仪式”中不经意间完成的“公共产品”,这便是网络文学的线上批评景观,它构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空间结构的一元。或许有人说,那不就是一些即兴吐槽或跟帖点评吗,能算得上“文学批评”么?事实上,从整体功能效果看,那就是批评,并且是褒贬及时、针对有方的文学批评,网络作家对此不得不重视。因为大数据时刻都在统计,各类阅读App也在不断刷新,由此构成了网络文学评价最为真实,也最为鲜活的“批评指数”,这难道不是“文学批评”吗?例如,爱潜水的乌贼的新作《长夜余火》2020年11月16日在起点上线后,众书友满怀期待地追更热评,24小时即有超1万人打赏,聚拢粉丝近50万,收藏量突破30万,推荐票15万。截至2022年3月29日,粉丝数升至308.51万,作品总收藏158.2万,总推荐为689.91万,被341份书单收录。①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批评主体对作品的真实判断和价值立场,它们和评论区、贴吧、段章评等共同组成线上批评的存活空间,无处不在又时刻不停地介入批评,形成批评的原动力,生生打造出网络文学批评的话语场,并且还会干预创作、赋能市场,影响网络文学评价和判断。其实早在2004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批评著作《网络文学批评论》,就提出了网络文学“在线批评”问题。作者认为,网络文学既然是“在线写作”“在线阅读”,当然就会有“在线批评”;而在线就是“直接在场”,它能够对网络创作和网文阅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②后来又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坚持加强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与发现、提升中国经验,创新文学批评理论关系密切。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于广大网络写手有普及文学创作常识的作用,促使他们提高文学创作与创新意识;同时作为评家自己,也可以通过及时的文学批评锻炼艺术感悟力,在文学文本与文学接受者之间起到中介、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以增加接受者审美快感的强度和深度。”③ 另一种批评存活空间是为传统学人更熟悉的线下批评,即由批评家在平面媒体(书报刊)发表的网络文学批评,或者是由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术社团机构组织的网络文学研讨活动和理论批评会议。这一批评空间不仅享有行政、学术、传媒之话语权力,还背靠千百年文学传统的观念积淀,理论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批评范式。仅就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史而言,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到陆机的《文赋》、严羽的《沧浪诗话》、钟嵘的《二十四诗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已经体系化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批评理论学科,并植根于传统文学批评家的观念图式,成为他们的思维工具。当网络文学大范围兴起时,这一新兴文学的理论阐释和评判认知需求大增,一批早期“先觉者”率先“移民”至网络文学领域开展研究和评论。随着网络文学体量和影响力的不断攀升,评判和研究网文日渐成为“显学”,又有许多年轻学人关注网文,他们激扬文字,形成了阵容可观的评论队伍。《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按学术资历和“入网”先后,把网络文学批评的“学院派”概括为三股力量:“‘拓荒者’的理论探索”“‘集团军’的纵深研究”“‘后备队’的新锐批评”,认为“学院派是一群有层次、有规模、有潜力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的学理建树在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规制和指向的作用”。在理论特色上,“他们的文学批评更注重学理逻辑和思辨性,善于透过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本体考察,探寻问题的根据,并以此建立批评标准或理论体系,行文带有学术规范和专业化特征,其成果常见于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与学术会议论文中”。④从这一描述中我们看到,在学源和学理的意义上,学院派的线下批评无疑是网络文学批评的“执牛耳者”,它们构成网络文学批评空间结构中无以替代的另外一元。 线上与线下“二元结构”构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的整体格局,当我们谈论这一批评的新领域时,不能只顾及一元而漠视另一元,要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学批评,缺失其中任何一元都将是偏失的,不客观、不完整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学界人们所说的“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指的学术性批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平面媒体的纸介发表成果才是网络文学批评的“正宗”;而在网络文学的业界,人们又习惯于从市场和消费的角度去看待线上批评,视网民反应为流量生产或“粉丝经济”,忽视线上行为的“批评”功能。这样的认知方式让“赛博空间”(Cyberspace)阻隔了两大阵营的交流,也让网络文学批评呈现为“倾斜的舆论场”——线上批评一片红火却停留在“广场言论”,未进入“理论视域”,网友的评说干预了创作、介入了营销并影响大众的阅读选择,但其作为“批评”的效能止步于“线域”,未能在文学观念的大厦添加“理论的砖块”,抑或很少有人认识到它的“批评”价值;线下批评“入场”者有限,且常常在理论迷宫中“自传”或“空转”,尽管这种状况近年来有较大改观,但其影响仍然主要在学术界和高冷的“象牙塔”里,对网络文学创作、经营和行业的整体发展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