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21)06-0038-06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但科学认识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在“四史”学习中如欲达到科学认识,特别是在党史学习中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就必须批驳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破除历史虚无主义是“四史”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达到“四史”学习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流变 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客观历史的真相、本质、规律持怀疑、否定和消解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虚无主义思潮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随着资本主义危机的爆发,西方思想界开始出现怀疑资本主义曾经确立的“理性”观念,转而颂扬“非理性”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思潮。尼采将这种以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为特点的现象统称为虚无主义。[2]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着西学东渐传入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归咎于中国历史与文化,认同西方,把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视为走向现代化的包袱,“尊西崇新”渐成风尚,在历史学界出现“疑古学派”,在思想界出现西化思潮,激进者呼吁中国应“全盘西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盘西化”论者陈序经认为中华文化“样样都不如人”,“中国之趋于全盘西化,不过是时间的长短问题,我们若不自己赶紧去全盘西化,则必为外人所胁迫而全盘西化”。[3]自由主义者胡适认为中华文化的出路在于“努力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虽然胡适认为“全盘西化”只是一个手段,最终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而得到一个调和折中的中国本位新文化,但当务之急还是“全盘西化”。[4]此时的“西化派”以是否有利于推动他们认知中的中国现代化或者说“西化”为标准界定文化的优劣,从而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与文化虚无主义相伴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国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以“全盘西化”为指向的历史虚无主义自然没有容身之地。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思想不断涌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歪曲中华民族历史、否定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此类民族虚无主义思潮鼓吹“全盘西化”,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不仅彻底虚无中国历史文化,还虚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虚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全盘西化”论不但彻底割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否定历史连续性的本质特征,而且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历史经验相背离。这股思潮确实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从思想文化界波及党内。1989年12月,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一个时期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口号的蛊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滋长,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把党内一些人的思想搞得相当混乱。”[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主义也不断蔓延,弱化了社会主义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提供了土壤。特别是在文化教育领域,历史素材被纳入娱乐化和产业化,其后果如有论者所批评的:“在‘戏说’、‘水煮’、‘笑谈’等表达方式中,历史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与庄严,蜕变成一堆美丽的垃圾。”[6]历史虚无论者对历史素材进行市场化的开发,模糊文艺娱乐与历史研究的界限,文化娱乐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 而在历史研究方面,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则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某些理论支持,特别是新历史主义和相对主义等史学理论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滥用。所谓新历史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历史主义有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史学更加强调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相统一,而新历史主义则更关注历史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往往质疑历史的普遍规律,强调历史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倾向于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具体史学研究方面,关注历史细节而贬抑历史的宏大叙事,忽略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以“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史范式”,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认为革命是对现代化的破坏,“救亡压倒启蒙”,其典型观点为“告别革命”,妄图从根本上颠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为主线的论述。 此外,苏东剧变等国际共运的挫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西方对华“和平演变”势力的思想渗透,他们竭力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之不可持续,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之“普世性”。历史虚无主义根本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为西方“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提供理论依据和舆论准备。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虚无主义并非孤立的社会思潮和学术论争,它为宣扬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提供历史依据。在话语体系“西强我弱”的现实情况下,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研究、文化教育、文艺娱乐等各领域泛滥成灾。 二、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四史”的方法与主要观点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本质上是基于唯心史观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政治价值是“西方道路才是人间正道”。[7]其出发点或落脚点在于将西方价值作为“普世价值”,以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为“人间正道”。由此妄图对“四史”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史进行解构、重评和重构。其思想方法和基本观点大体如下: 1.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建构主义方法,妄图解构“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