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20)06-0001-07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党的十九大至今,在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与青年交流谈心、回信致辞中,“奋斗”无疑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这些重要论述,对青年奋斗的意义、方向、内容、方法作了深刻阐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构筑了青年奋斗观这一体用兼备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谱写了一曲曲奋斗的凯歌。但是,一些青年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奋斗理解不当、奋斗动力式微、奋斗意志弱化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迫切需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青年奋斗观,并以习近平青年奋斗观强化青年价值引领,凝聚青年思想共识,激发青年拼搏斗志,助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一 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理论渊源 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形成导源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基因,与共产党人奋斗观一脉相承,结合新时代的宏伟背景与青年发展的具体实际,实现了奋斗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一)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蕴含的基本观点、核心概念、价值追求为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提供了思想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是实践。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36,将实践视作改造世界的根本方式,摒弃了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的感性活动”,潜在的思想才能转化为客观实际,因此实践既是人区别动物的生存方式,也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同时,马克思指出,人在异化劳动中是无法实现幸福的,因为在这种劳动中“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53。他认为实现幸福必须通过实践消除异化劳动,“人应该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2]310。 其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概念是人民。辩证唯物史观坚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审视和定义人的本质,即“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9。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植根于人民,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主体,肯定了其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和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并且表明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寄托在个别人身上,而是需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435,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实现远大理想。 最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利益。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87,强调正视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重要性,主张维护人们合理的、正当的各类需求。但是,与资产阶级狭隘的利益观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建立在无产阶级立场之上,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早年所撰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便已彰显其将增进人类福祉视作劳动的价值追求,旨在为人类解放和构建自由人联合体而奋斗终生。习近平青年奋斗观适应时代发展、植根中国实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精髓,并对其进行了中国式的转化与表达。比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举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后说:“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又如,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新时代青年的接力奋斗更应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二)文化基因: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青年奋斗观厚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秉承艰苦奋斗的传统文化基因,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从古至今,人民对幸福的期许和追求从未停止过,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大量关于奋斗问题的思考。《尚书》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强调了伟大志向和辛勤劳动对于成就功业的重要性。《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主张人们应该不断奋斗前进,激励志士仁人自强不息。《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指出成就大事之人都要经受一番苦难的磨砺。《西铭》云,“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认为贫困、低贱、忧伤等逆境的打磨能使人终有所成。这些都展现出古人不畏艰难困苦,在磨砺中成就事业的意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民为本,而艰苦奋斗精神蕴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照。儒家提倡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思想,将百姓作为国家稳固的基础,这种民本思想为古代国家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总的基调,逐渐演变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成为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根本立场。习近平多次在公开场合引经据典,巧妙汲取和灵活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论证奋斗的意义。例如,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他引用了《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出当代青年责任重大,要长期奋斗。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他引用《左传》“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劳动创造幸福。此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责任担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强调的锲而不舍;“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强调的学识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知行合一,诸如此类的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时常被引述、阐发,汇聚成为习近平青年奋斗观中重要的思想养分与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