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20)03-0086-06 “育人”在一般意义上,包括育德与育才,但“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育人”则特指“育德”。因为“育德”与“育才”至少有一个不同,“育才”常常可以由某一教师(师傅或教练)在一段时间内独立地、专一地、突击地强化训练,而“育德”不行,这正是“三全育人”提出的一个重要根据。所以,本文所用“育人”主要指区别于“育才”的“育德”。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全育人”特别是“全员育人”与专职“育人”的高校辅导员(当然不只是辅导员)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育人”队伍的专职与兼职、“育人”形式的显性与隐性的关系。本文仅就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角色地位对上述问题做些分析和讨论。 一、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角色分析 辅导员在高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岗位,就与“三全育人”的关系说,最显著的一个特殊性在于,辅导员自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且独一无二的“三全育人”岗位。从全员角度来看,辅导员身兼教师与管理者双重身份,扮演教育、管理、服务这三大岗位的全部角色;从全程角度来看,辅导员是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的全程关注者、陪伴者和教育引导者;从全方位来看,《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令,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了辅导员工作的具体职责,其角色承担、职责范围以及在“育人”中的精力投入,无论从范围还是从时间上都是最广最多的。 1.辅导员是聚全员育人于一身的角色担当 在“十大育人”体系中,除了科研育人外,其他都直接或间接与辅导员密切相关。辅导员要承担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些均为专门的“育人”课程,这是直接的课程育人;辅导员要组织和指导班级的各种集体活动,包括迎新、文体、节庆、竞赛、党团、社团、志愿服务乃至专业实习等,这是实践育人;辅导员要通过线上线下指导学生建设勤学互助、健康文明的班风学风与寝室文化,这是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辅导员除了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外,还需配合与协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测、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工作,这是心理育人;辅导员是学生党团组织和班级的管理者、指导者,这是组织育人和管理育人;辅导员还是大学生最贴心的服务者,服务的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业、生活、交往、恋爱、消费、就业创业等各个领域,这是服务育人;辅导员还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帮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这是资助育人。 可见,全员育人有两大路径:一是“十大育人”体系强调的不同人员、岗位、路径、职责的外在协同;二是同一岗位同一主体(如辅导员)“全科医生”[1]般的多种角色与职责集于一身的“一身多任”。“全员”从字面上,很容易被狭隘地理解为人或岗位,其实,还应包括角色与职责。“课程育人”与“科研育人”主要不是指不同的育人“主体”,而是同一主体的不同“职责”。“育人”工作至少需要有心(意愿)、有数(熟悉学生)和有力(精力和能力)。辅导员队伍因总体比较年轻,通常是有心、有数但常显力不足;专任教师、党政管理干部、教辅后勤人员等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管理和服务育人等,通常是心、数、力均有限,尤其是对学生远不如辅导员那般熟悉和了解,完全寄希望于“全员育人”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育人”之力常需用在紧要处、关键时和准确的对象。由于德育相对于智育、体育等有着更多更大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等特点,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来自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育人”仅靠少数专职德育工作者也是不够的,这正是提出“三全育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这样的视角看,“三全育人”的精神实质是协同(全员)、贯通(全程)和覆盖(全方位)。其中的协同既包括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十大育人”路径之间的协同,也包括针对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特点和接受规律,与作为育人“一线”的辅导员的协同。这一专职与兼职、显性与隐性“育人”的协同是合作共赢的过程。“三全育人”为辅导员“借力”育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而辅导员的专职和一线的岗位设置也为“三全育人”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可能。前者有助于解决辅导员“育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后者有助于解决“全员育人”之“为谁育”、“育什么”等育人对象、内容的针对性、准确性与适宜性等问题。 2.辅导员是全程育人的专设岗位 新生入学报到时,当家长把子女交到辅导员手中的时候,辅导员、学生和家长三方事实上都“签订”了一个长达3-5年的稳定的“心理契约”。在学生大学求学期间,辅导员成为家校联系和协同的主要纽带,更是全班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关注者、陪伴者、咨询服务者和教育引导者。辅导员、班主任的岗位和角色是与固定班级制、班级授课制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相联系、相匹配的。班级授课制也许会随着教育信息化、学习自主化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而发生改变,但稳定的班集体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缩影”所发挥的“模拟育人”功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是难以被替代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我们的青少年是作为集体的成员成长起来的,只有在集体组织里才能培养集体主义。”[2]辅导员就是这一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也是通过以班集体为主要载体“育人”的设计者、实施者。班集体是辅导员抓“育人”工作的“牛鼻子”,是班干部锻炼社会能力的“演练场”,班风学风还是全班同学浸润其中的“泡菜坛”,班级治理更是辅导员与学生合作的“大平台”。所有这些功能和作用,都源自班级与辅导员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和认同,以及这一稳定和认同带来的情感和心理互动的连续性、累积性和发展性。这正是全程育人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辅导员就是利用这一条件实现以班集体为对象的“全程育人”的责任担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