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9)5-0129-05 课程是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路径,包括显性的正式课程与隐性的辅助课程。前者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后者包括课外实践、情景熏染和学校规章制度等内容,二者相互连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相较而言,显性的正式课程因其直接性、系统性、稳定性之优势,在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中运用得较为广泛和普遍。其中,通识课程又是正式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价值观教育载体。本文旨在从通识课程视角分析美国高校开展青年价值引领和塑造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以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涵养价值精神 将规范性的共同价值建立于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之上,是美国高校以通识课程为载体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历史传统,也是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早在殖民地时期,自由教育作为通识课程的早期形式,便承担着巩固宗教权威、传播宗教价值观的任务,宗教教义则构成了这一时期自由教育的核心知识,从而使基督教新教的价值理念成为美国价值理念之核心、民族精神之源泉。独立战争之后,伴随“政教分离”上升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宗教价值观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日渐式微,美国高校通识课程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其重要标志便是1946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发表。在这一著作中,哈佛大学将学科划分作为维持学校价值观教育秩序的工具,并按知识获取的不同方法,把人类知识尤其是构成美国自由民主价值理念的知识总体,划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类[1],并赋之以不同的价值观教育职能,强调通过一整套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认知基础,从人文、社会和科学3个向度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共同理解,形成有效抵抗社会分离,不断确证“合众为一”价值理念的知识基础。 第一,从人文向度开展的价值观教育,重在依托通识课程向学生传授文学、历史、语言、宗教、哲学、艺术等知识,引导学生在审美教育、宗教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中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研习文学作品、宗教文本、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艺术创作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例如,2018年秋季学期,哈佛大学正式启动了通识课程新框架,将“审美、文化与阐释”确立为通识教育八大课程品类之一[2],并设置系列课程,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南亚的穆斯林世界:宗教、文化与认同”“莎士比亚早期戏剧”“道德伦理: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相较于审美教育,宗教教育更加凸显培养学生对超验性、终极性价值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该类课程聚焦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主流宗教及佛教、印度教等非西方主流宗教的教义、道德和文化,目的不在于发挥宗教教化功能,而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来培养学生理性认识宗教信仰的能力。哈佛大学据此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课程,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东亚宗教:传统与变革”“印度的宗教:复杂社会中的教义和传统”。同时,鉴于美国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系多元的社会现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多元文化问题,是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另一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集中体现为蕴含于审美、宗教等通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此哈佛大学就曾设置了“世界中的美利坚(自1900年起)”“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世界宗教:宗教多元主义的个案研究”“流行文化与现代中国”等课程,旨在介绍和比较不同宗教、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问题。从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既扎根盎格鲁——萨克逊的清教文化传统,又包容本土少数族群的文化样态,传承不同人类文明的文化特征。正如美国学者盖伊(Geneva Gay)所言:“多元文化教育与民主的平等主义原则相一致,有助于将美国教育的基本思想转化为实践……学校应该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纳入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来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3]。 第二,从社会向度开展的价值观教育,重在依托通识课程向学生传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知识,引导学生认同、掌握社会价值规范。主要包括政治和伦理两个层面。政治价值规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政治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的公民。该类课程一方面将视野定位于美国场域,帮助学生理清美国法律、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设计逻辑和运行机制,培养其成为合格的美国公民;另一方面将视野扩展到国际社会,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世界其他政体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情况,培养其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前者涉及诸多美国社会和政治问题,如医疗制度、种族歧视、贫富差距、毒品泛滥、犯罪暴力、移民政策、男女平等等。后者则涉及跨国界、跨地区的全球性问题,如生态失衡、跨国犯罪、恐怖主义、人口爆炸等,这些公共性问题在哈佛大学“世界中的美国”类课程、芝加哥大学“文明研究”类课程、普林斯顿大学“社会评析”类课程中都有体现。相较于政治价值规范教育,伦理价值规范教育更加凸显培养学生对自身及自身所处其中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伦理价值规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成为维护社会公德、尊重伦理价值共识的好人(Good Man)。该类课程强调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掌握、探讨具体道德争论与伦理争议,进行独立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估的能力。社会科学类课程是开展伦理价值规范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有高校将“伦理道德推理”类课程从其中独立出来,强调学校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上的责任担当。例如,哈佛大学的道德推理课,便是经由通识课程开展伦理价值规范教育的典型案例。 第三,从科学向度开展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物理、实证与数学推理、生命科学等知识,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素养和生态伦理两大方面。科学素养教育,重在运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等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该学科不可替代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念,进而将科学价值从工具理性转向人文价值理性。在课程设置时,美国高校通识课程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具备在社会生活中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对此芝加哥大学设置了“全球变暖:读懂天气预报”“日常世界的现代物理学”课程,哈佛大学设置了“科学与烹饪:从高级烹饪到软物质科学”“为何能听到声音:音乐自然科学”课程,其目的均是致力于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问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社会既定伦理规范的挑战日趋增强,诸如人造精子、人工智能、克隆技术、人体换头术等诸多引发伦理道德问题的科技现象层出不穷,核裂变技术、太空技术、转基因技术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隐忧不断凸显。在此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科学技术与生态人文的关系,是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另一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集中体现为开展与科学素养教育相互补充的生态伦理教育。对此美国高校通识课程加入对生态意识的人文关怀,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着力点,弥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间距,彰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以哈佛大学“伦理学、生物技术和人性的未来”课程[4]为例,该课程以生物学、哲学和公共政策的认识为基础,探讨干细胞研究、人类克隆、性别选择、基因工程、优生学、人与动物杂交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并探索生物科技应用的科学价值和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