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西方后现代可以被梳理为作为词汇的后现代史、各学科的后现代史、作为整个文化概念的后现代、大后现代和小后现代。后现代思维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深度/平面、整体/碎片、中心/边缘、时间/空间四组概念中,它们的意义具体而不抽象,可变而非凝固,相对而非绝对,多样而不唯一。划分、抹去,再划分,再抹去……才是后现代方法论之魂。中国从历史线型发展看未达现代遑论后现代,但从全球化共时性立论却已布满后现代景观。真正重要的是从转型期中国国情出发,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思维传统基础上吸收后现代思维之精华。 关键词 后现代思维 全球化 共时性 中国思维 标题的两个主词,对学界来说,一个不是含混,就是被片面地理解了,另一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争论。使前者澄明,让后者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对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我想,不是没有开阔思路的作用。 一 怎样使后现代的含义清晰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电脑目录里,且不算论文,仅书名含有“后现代”字样的专著就有610部。我在哈佛时期(1996年2月至1997年1月),尚未来得及输入的带有“后现代”字样的新书在哈佛书店里仍在不断出现。学界公认的后现代思想大师鲍西亚(Jean Baudrillard)、德里达、福柯、德鲁兹(Gilles Deleuze)等,其著作名都看不见“后现代”字样。汉斯·伯当斯(HansBertens)《后现代观念史》(1995)提到的自50年代以来的各类后现代代表作,不少也未让“后现代”字样出现在书名上,再加上大量相关领域的著作中的后现代内容,如梅特·卡列里斯库(Matei Calinescu)《现代性的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后现代主义”,如此庞大的资料构成了一座言说后现代的迷宫。读谈论后现代的著作,其首先谈论的,就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这些词在各色使用者中的意义含混。多翻几本概论性著作,会发现连何为后现代大牌代表,也众说不同。 不仿这样来梳理后现代。 一、作为词汇的后现代史。据沃尔夫冈·沃斯奇(Wolfgang Welsch),“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于1870年代,“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1926年的一本书名上。“后现代”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又有所出现(卡列里斯库说,伽瑞在1946年评论洛威尔的诗,可能是美国第一个使用“后现代”术语的人)。自1950年代奥逊(Charles Olson)用这个词来指称一种反现代主义的诗歌后,后现代一词的亮相逐渐增多,到1980年代,它已成为一个时髦词汇了。且不谈学界,美国的大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山矶时报》,1980年就有21篇有关后现代的文章。在这些报纸上,后现代一词的使用,1984年是116次,1987年为247次,1989年为277次。美国名教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说,当他刚听到“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时,认为它会像过去几十年里出现的各种“主义”一样,火一阵后就会冷下去,但想不到这家伙却持久不衰,且越来越火,于是悟出它是一个描述当下社会中新的思想情感的合适概念,自己也花大力气写了《后现代状况:文化变化的起源研究》,该书1990年出版后,年年重印。作为词汇的后现代史,是一条进入后现代的最初路径,也是感受后现代的最初方式。 二、各学科的后现代史。众所公认,后现代思潮兴起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诗歌于50年代末使用“后现代”几乎仅限于本领域不同,建筑于60年代竖起“后现代”大旗之后,影响扩大到建筑之外,其最著名的人物詹克斯(Charles Jencks)成为跨学科熟知的后现代大师。随后,各门艺术——绘画、小说、舞蹈、电影、摄影,纷纷进入“后现代”。80年代中期,一批理论家把音乐电视作为后现代文化实践的典型范例,各类非艺术学科的后现代也先后纷纷登场:后现代法学、后现代社会学、后现代伦理学、后现代政治学……一片“后”旗飘扬。然而,各学科的“后”学出场,除了跨学科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出于本学科的理由。“后”必须以什么之后的“什么”为对立面和前提,这个“后”之前的“什么”在各门学科中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后现代呈出五花八门的复杂性。伯当斯的《后现代观念史》对此作过较好的描绘。有艺术门类之间的不同。例如,后现代建筑相对的现代建筑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纯形式,后现代建筑就高扬超越纯形式的折衷主义;而在文学上,后现代面对的是再现型的现代主义,因此后学家们,特别是那些形而上小说家,就走向美学自主性和纯形式主义;绘画的后现代类似于建筑,而摄影的后现代类似于文学。还有流派之间的差异,如有存在主义的后现代,有结构主义的后现代,在结构主义的后现代中,又有德里达式后现代和福柯式后现代之分。学科后现代史的多样性,甚至可以使人们用这一个后现代去反对那一个后现代。意识到学科的后现代史,对于通过后现代的复杂性较全面地认识后现代,是十分必要的。 三、作为整个文化概念的后现代。不管各学科的后现代多么不同,大家都纷纷打出后旗,里面已意味着一种共同的东西。于是,在后学不断出场的过程中,对后现代的总结工作也在进行。如哈桑(Ihab Hassan)自70年代以来对后现代特征的概括,他通过后现代与现代的对比列出的几条,虽然被认为太机械、不准确,但还是被引证,说是可作一参考基础。在总结后现代的潮流中,做得最好的,一是法国的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一是美国的杰姆逊(FredricJamson)。前者的《后现代状况:知识的报告》(1979)和后者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91)皆为后现代的扛鼎之作。通过一大批理论家的描述概括,后现代不仅是风格、流派、主义,而且是整个自195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社会(对这个新社会,人们试着用各种词汇表达: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它贯串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从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空间组织、视觉形象、文学的叙述方式、电影的剪辑手法到哲学思考方式。这样一来,后现代就成了一个大概念,各个社会人文学科的众多流派,都可视为它的表现。比如,鲍西亚虽然基本未用“后现代”一词,但因其对消费社会及其文化表现的精彩分析,而被尊为后现代大师。这样,在论述后现代时,特别是在非西方学界,就出现了一个必须注意的技术问题,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