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8)08-0028-006 “何为幸福,如何获得幸福”,集中反映并体现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普遍追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论及“幸福”这一话题,在不同层面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层次分明的有关幸福的思想,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幸福观”。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根本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对幸福的阐述极富人生哲理、充满着智慧和体悟,实际上也是他长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历经岁月累积沉淀下来的关于人生幸福的经验总结,是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树立正确幸福观念、科学追求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本文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原文,尝试阐述习近平幸福观的内在蕴涵及基本特征,分析其思想智慧对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习近平幸福观的深厚蕴涵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人民什么方面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奋斗者提供了更多追求幸福的机会”,等等。他的许多论述充满了家国情怀且深植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实景,具有深厚的思想蕴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质,显示了其幸福观的理论品格,也构成了其幸福观的基本要义。 1.习近平幸福观的要义之一:人民幸福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P13)党的十九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再次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可以说,“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体现,人民幸福是我们党从创建到执政的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是习近平幸福观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 首先,习近平幸福观将人民幸福视作奋进中国梦的整体目标,也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评价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里将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并提,共同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突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现实支点都是实现人民幸福。而人民幸福的根本体现,就是全体人民有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就是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阐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P13)其次,习近平幸福观将人民幸福视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人民幸福所指向的内容是具体、现实的,是针对每一个人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增长。”[2](P11)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扩大人民民主,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筑牢实现人民幸福的社会基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环境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幸福观包含着整体主义的伦理“底色”,他将人民幸福视作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宽广、厚重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2](P25)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阐明了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建人类美好未来的愿景,指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P58-59)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要为人类进步事业和幸福生活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中国要与其他国家携手共同建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构建美好世界,习近平指出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这5个方面推动,这样一个美好世界可以理解为:政治上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经济上创造“开放包容普惠、合作共赢发展”的经济新前景;文化上打造“尊重文明多样、交流互鉴共存”的文明新气象;安全上形成“对话解决争端,协商化解分歧”的安全新局面;生态上践行“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新理念。 归根到底,人民幸福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习近平幸福观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幸福观,其内含着的幸福不是某些人或某群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人民和全世界真实的幸福,其阐明的实现幸福的路径是有效的,完全符合实际的。 2.习近平幸福观的要义之二:个体幸福 习近平强调社会每位成员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并诉诸各种举措来保障和实现这种权利。一方面,习近平幸福观蕴含着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个人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就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没有个人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习近平幸福观所指向的个体幸福除了自身生活物质资料的充分满足外,更蕴含着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个人素质以及个人价值和权利实现的统一。质言之,个体幸福绝非是物质世界的满足,更是精神世界的充盈,也包括个体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首先,个体幸福表现为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习近平将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次,个体幸福也表现为个人素质的提高。个人素质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每一种素质对人的成长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习近平幸福观内在地包含着这三种素质的提升,尤其强调通过外部条件的支撑与自身积极努力有机结合,进而能够实现每个人的梦想。最后,个体幸福更表现为个人价值的充分彰显和个人权利的充分实现。习近平强调“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创造和实现人生幸福,使每个人拥有最大限度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个体幸福表现为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个人素质、个人权利实现的统一,只有社会每位成员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升、素质提高、个人权利充分实现,才能提升社会整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