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物”就是文学的参照系,文学观念的变革通过物观念以及物性与人性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彰显出来。现代性以及对现代性的不满皆源于“世界的祛魅”,①与之联袂而行的是物性的遮蔽、人—物关系的异化、人类社会的分化以及学术学科领域的普遍分裂和块垒化。现代思想设定主体创造了物质世界并将人类历史变成了整体,而物只有作为“主体异化的、被诅咒的部分”才可以理解;②现代科学对物的“区分—隔离式”研究,强化了这一物观念并加剧了物性祛魅的进程。③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物质实践领域生物工程、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和数字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突出了物对人的“入侵”和人的“赛博格化”,使人“陷身于”物的世界而不得不与物“亲密纠缠”。这一新的物质现实引发了人们对“物”的重新思考,应运而生的“过程论”、“事件论”、“混沌论”、“物质文化论”以及“行为者网络理论”等新型物质观念,凸显出物作为文化、过程、事件和关联网络的属性特征,展现出物的生动性、延展性、生产性和能动性,促生出一种生态范式的物性观念,重构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非物、人性与物性之间的关系图景,彰显出人与物之间的平等的“同志式”关联,物的世界也开始“复魅”或“返魅”。 物性复魅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与中国传统“物化”、“物与”、“与物为春”和“以物观物”的诗学观念之间策应互动,共同将文学语言能指和符号文本的物性、文学环境条件和社会机制的物性、文学感知主体和身体经验的物性、文学表征对象和经验客体的物性以及这些物性维度之间的“物性关联”问题推到了理论前台,促生了新世纪文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物性批评转向”,引发了文学文化研究热点从“文本间性”向“事物间性”(inter-objectivity)的转移,④以及文学观念从“人性之表征”向“物性之体现”的过渡。这一转向使“称物”和“求物之妙”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议题,使“物质性”和“事物间性”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关注焦点,从而为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批评契机和反思空间。同时,缘自不同语言文化传统和理论批评谱系的物观念和“物话语”纷然杂呈、相互龃龉,“喧议竞起,准的无依”,成为一个问题丛生的“奥吉亚斯的牛厩”和不断衍生播撒新问题的“潘多拉的盒子”,亟待反思批判和审理廓清。 近20多年来,“物性”问题受到了哲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的密切关注,相关研究纷纷聚焦于物(thing/matter/material/object)、物性(thingness)、物质性(materiality)、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物质媒介(material media)、新唯物论(New Materialism)和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问题,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批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国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物”(thing)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论研究,主要有怀特海《过程与实在》、⑤海德格尔《物的追问》、⑥格里芬《后现代精神》、⑦拉图尔“行为者网络理论”、普雷斯顿“物质文化哲学研究”,⑧等等,这些研究反对近代以来将物作为实体而进行“区分—隔离式研究”的传统,主张将物作为过程性、连通性和事件性的“网络”来认识,提倡对物作“关联—结合式研究”,突出了物的“事物间性”(inter-thingness/inter-objectivity)特征。⑨二是将“物作为文化”(material as culture)和将“文化作为物”(culture as material)来对待的“物质文化研究”,其重点是考察消费社会物品的文化意义以及文化的物质属性,主要有丹尼尔·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和伍德沃德的《理解物质文化》等,⑩着力强调物品的“质料”(material)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以及物品的物质性(materiality)与其文化意义之间的相互阐发关系。三是将“物”作为主要立足点而力图破除人文主义传统中人—物关系等级制的各种“新式的”人文主义研究,其中“超人文主义”(Transhumanism)和部分新唯物论强调物的能动性和生产性,试图通过提升“物”而使之与人类平等相视,主要有“超人文主义思想史”研究和“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政治学探究;(11)而后入主义则主张通过人的“纡尊降贵”而达到“人—物”平等相处,并强调这种同志式关系的始源性和基础性,嘉里·沃尔夫对于后人文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是其代表。(12)四是受索绪尔、萨皮尔和奥斯汀语言学观念以及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影响的“物质/符号/媒介”研究,着力将语言能指、符号文本和文化媒介“物质化”为实际的历史过程和“物质事件”,探索作为“物”的文学文化文本在社会历史和文化世界构型过程中的“施事性”(performativity)、“表演性”(performance)和“事件性”(eventualization),其中伊格尔顿等人的“文学事件论”和“物质事件论”是其代表。(13) 国内研究主要以对国外相关成果,尤其是“物质文化研究”著述的译介和引申论述为主,主要有孟悦、罗钢《物质文化读本》、包晓光《物性之维:人文精神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文艺》、(14)张进(《活态文化与物性的诗学》、陈珏《清华学报》2011年第1期“物质文化研究专号”;(15)同时,汉语语境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重在发掘中国传统诗学物性观念的著述,如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毓瑜《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16)等等,但成规模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尚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