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是否承认,随着数字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①骤然而至。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调研,至2014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49亿,网民使用率为38.4%;至2014年5月,中国网民微信使用率为65%。据中国证券网报道,至2014年12月,中国微信活跃用户数达5亿。可以说,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技术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当下中国社会和大众生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那么,作为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重要构成的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在“微时代”历史语境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呈现了怎样的审美特性?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反思?要想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一方面,我们需要“入乎其内”,厘清微媒介技术是如何通过改变社会和大众生存方式来影响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开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出乎其外”,通过对微媒介审美实践及其特性作一辩证的文化考察,并进一步反思其得以形构的文化逻辑及历史意义。 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指出:“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②据此,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之大力开发和广泛运用可谓在我们生活中引进了一种新的尺度;事实上,它也对当下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微媒介以其创新的技术形式重塑了我们个体的感知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微媒介又以其独特的传播接受方式更新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而且,根据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来看,不是媒介讯息传播接受的内容,而是媒介讯息传播接受的形式本身,对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一种尺度性的影响和效果。具体而言,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之所以引领当下中国社会进入了“微时代”,不是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与传统印刷、影视、音响等媒介不同的内容,而是因为它们以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技术为支撑,创发了一种更便捷、更多元、更动态、更自由的媒介新形式。在这一“微时代”文化语境中,作为当下中国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重要构成的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自然也会因这一新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微审美”特性。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人类关乎宇宙时空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古代社会,由于科技水平极为低下,华夏先民对宇宙时空的认知是直观冥茫的,加之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容易生成一种永恒而变动的生命感受和循环反复的时空序列。近现代以来,因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如潮水般地涌入,以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现代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现代物理学,以振聋发聩式的效果改变了国人尤其是知识界的时空观念。进入20世纪后,牛顿以平直均匀之绝对时空为真实时空的时空观念,受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的批评和冲击。爱因斯坦认为,事物的真实存在是离不开三维空间与时间的内在联系的,而且这一内在联系使事物的存在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使得相同位置的事物可以出现在不同时间,同一时间的事物可以出现在不同空间。博尔赫斯在其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对此作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他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目前这个时刻,偶然的机会使您光临舍间;在另一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个错误,是个幽灵。”④当爱因斯坦把这蕴含多种可能的四维时空与引力场中物质运动结合起考察时,就会形成一种弯曲变化的相对论时空观念。而到了现代量子力学时代,科学家们通过对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微世界领域单个量子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突变的无时间的随机偶然性。 但是,不管以上时空观念存在怎样的差异,它们的生成都来源于对经验世界的体认、提炼和大胆推测;然而,随着数字信息及网络传播技术开发和运用,当代新媒介技术通过对现实时空素材的搜集和重塑,为我们建构了一个非物质的虚拟时空。所以,从媒介技术本体层面上来说,时空虚拟与艺术创造一样,天然具有一种审美特性。在此虚拟的时空语境中,一方面,由于电子信息快速传播,时间维度的近乎消失,使得辽远无限的现实空间在虚拟世界中瞬间拉近,即时可达,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落;另一方面,天然具有审美特性的虚拟时空借助于当代新媒介技术,打破了现实空间的距离和壁垒,空间维度的近乎消失,使得绵延有序的现实时间在虚拟世界中瞬间碎裂,过去与现在即空而融。总之,当代新媒介技术通过压缩时空而导致的时空一体化,使得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模式变得更为即时便捷。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更是因传播介质微小和智能手机终端的随身携带呈现出即时便捷的微审美特性。以云游名山大川这一审美活动为例,南朝宋宗炳“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宋书·宗炳传》)这一审美活动尽管雅量高超,但其所获途次艰辛。而在数码技术和微媒介平台随身所具的时代,我们不但身在户牖陋室之内可达千里之外,而且还能目于微博、微信之中遍游千山万水。 其实,自有生民以来,寻求沟通、交流、协作和认同一直就是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只是因为传播媒介技术的差异,这一共同需求得以实现的程度和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口耳相传或纸字相通的传统农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或时空范围狭小,或传播模式单一,所以协作和认同的传播效果常常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要不然李白也不会发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类知己难觅孤寂异常的感喟。即使到了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时空范围急剧扩大的同时,也存在着参与主体单一和传播路径单向的局限。只有进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随着建基于移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传播技术之上的新媒介出现,才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动、广泛多元的交流沟通。在微媒介技术平台上,传播和接受活动的即时便捷性使信息海量倍增,不但打破了包括报纸、广播和电视在内的旧传播媒介单向传播信息和接受者被接受信息的模式,而且还借助于“人人皆是媒介”的自媒介方式,广泛聚集了各行各业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文化素养的民众,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制造和传播,从而使得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实践呈现一种多元互动的时代特性。自2006年3月埃文·威廉姆斯创建twitter至今,微博作为一种新传播媒介,通过网络平台、智能手机客户端和第三方软件来发布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各种信息类型,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大众通过微博分享世界新闻动态、表达日常生活感受、增进好友相互了解和打造自文化品牌,并以主帖、跟帖、转帖等话题和评论方式,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层次的多元主体参与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接受。在此多元互动的微媒介实践中,精英与草根、官方与民间、高雅与通俗、创造与接受、主体与客体、历史与当下等各种因传统媒介所造成的二元对立的沟通交流模式皆被突破,从而形成了一种“点对点”或“点对面”即时交流、众声喧哗的沟通景观。譬如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以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微博、微信等微媒介都参与事件发生的信息追踪、报道和甄别。在对本事件发生的航道选择、事故原因、坠机地点和善后工作等信息的传播上,微博与微信等微媒介往往因其具有即时便捷和多元互动的特性发挥了不可代替的影响和作用。一方面它抢先提供了各种新闻信息源,为官方大众传媒跟进提供了线索;另一方面它对官方大众媒介提供的新闻信息进行多方质疑考证,为官方大众传媒下一步传播更为合理可信的新闻信息起到帮助和监督的作用。因此,在此事件信息的传播中,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参与有效地消除了上面所言二元对立的沟通交流模式,从而在多元互动的传播和接受格局中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