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12-0181-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05方案实施10年来,在中央直接领导下,在思政课教师努力下,思政课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这不等于今后改革的空间已很小,主要是搞教学方法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年底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队伍建设好,把课讲好”的批示精神,不仅为思政课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而且还为思政课的进一步改革,提示了新的空间。办好思政课,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性质所决定的,是贯彻“德育为先”这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主题的主渠道,也是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一重大判断的延伸。而办好思政课,教材是基础,教师是主导,讲课是平台,而支撑这“三好”的,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四个方面,都尚有可开拓的“新空间”。 一、教材建设的根本:提升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社会矛盾的解释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启动不久,便将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写纳入其中,这不仅提升了教材的权威性,避免了教材编写中的低水平重复甚至“乱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更可以在“马工程”统筹下,更充分地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更系统地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成绩,基本为领导、专家、教师和学生所公认。 当然,“把教材编好”的空间还是存在的。大学生对教材的主要意见是“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由于这一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作为集体(成员又是指定的)编著的统编教材,很难体现独特风格;更在于要凸显教材的权威性,有时不得不牺牲生动性。但这一缺憾可以靠编写配套立体教材以及转化为教学体系来弥补,而不应该成为教材建设的重点。现有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的薄弱环节是:其一,残留的教条主义话语和思维,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矛盾的批判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反应能力的彰显,从而削弱了教学的有效性;其二,无论是纵向衔接(与中学思政课)和横向贯通(高校各门思政课教材之间),均存在大量内容重复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材编好,需要弥补这两个薄弱环节。 首先,剔除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脱离当代实际的教条主义话语。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理直气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思政课本身就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课,更要“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然而,只有“理直”,才能“气壮”,这一“理直”,首先应体现在准确传递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谛上。例如,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定义为“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因为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回答了旧唯物主义没有能够回答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秘密。他的思想历程,并非先研究了自然界,再把其结果推广到历史领域,而是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通过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世界观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恰恰在于他们反对构建“整个物质世界的图景”或“解释世界的形而上体系”,而是立足于“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p416)。又如,我们不能把“物质决定意识”当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逻辑起点,把“存在决定意识”当作其核心观点。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一一般唯物主义的立场的同时,其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在于他们在谈到同意识关系的“物质”概念时,后面都紧跟着“生产”“活动”“交往”“行动”“关系”等关键词;他们反对抽象地谈论“存在决定意识”,而是强调“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p525)“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p533)在被恩格斯誉为标志着马克思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门见山批评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只是从客体(或“物质”)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而不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观察世界[2](p499)。再如,我们不能把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概括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线性的依次更替,因为无论马克思自己,还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阐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而把社会形态的更替视为这一规律的表现,而非规律本身,因而这一表现在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其特殊性[3]。马克思也因此反对将他通过对西欧资本主义批判而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进程当作一般的“历史哲学”强加到其他国家和民族身上[4](p466)。 教条主义话语,源于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辩护的意识形态需要,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些被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教条主义话语,并不能证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性,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进行有效辩护,更不能解释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的实际。固守这套话语,将陷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陷阱。因为它们与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强调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与我们追求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不协调;与我们今天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抓住机遇”、“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等思想相背离;与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而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历史、与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现实、与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化的未来理念相冲突,从而就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总之,厘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教条主义话语,坚持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统一的信念,确立创新观念、世界眼光和历史意识,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责任意识。 要剔除教条主义话语和思维,教材的编写需要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增强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解释力和社会矛盾的批判力。思政课教材强调对错误的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潮的批判,这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错误思潮的形成有一定的社会根源,而且某些错误思潮也未必在大学生中有很大影响,因此,教材针对性的重点,不在于把所有涉及政治斗争的思潮不顾层次性全盘搬进教材,而是要加强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和分析,以提高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解释力,并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矛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作为传授马克思主义的思政课,要科学揭示社会矛盾的主客观根源,而不能“遮蔽”这些矛盾,以体现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又要为这些矛盾的存在作某种“合理性”的说明,以体现意识形态对统治秩序的辩护功能;还要指明这些矛盾解决的前景,以体现意识形态的导向和教化功能。这样,才能有效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 其次,下决心解决教材内容简单重复的结构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容重复,是难以避免的,但需要有层次性的提升。现在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还比较多。在纵向衔接方面,其一是重复内容的涉及面广,大学四门思政课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大多出现在高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选修课《经济学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以及历史课等教材中;其次是相关内容的同层次重复,如关于“商品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人生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我国的国家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以及“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阐述的深度差不多。在横向贯通方面,首先是某些重要原理和范畴,特别是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各本教材都要“充分”体现,导致简单重复;其二是课程设置的结构性问题,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述时间跨度相同,理论内容相同,重复问题更大,尽管各自侧重于论和史,但作为有质量的教材,是无法将史和论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