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拘泥于具体的细节,西方学校德育大致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主要范式,即以美德传授为基础的传统品格教育范式、以道德判断发展为基础的现代理性德育范式。这两种德育范式均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策略上各具特色,甚至很多方面针锋相对、互不相容,学者们的辩论与争锋也一直不绝于耳。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两种德育范式均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德育的本质。时代变迁、时光流转,这两种模式却一直如影随形,此长彼消,从未从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真正消亡。历史从未被忘记:新世纪西方德育理论和实践均蕴含着传统德育范式与当代德育范式的深深痕迹。欲考察当代西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不能不观照传统和现代德育范式。本文拟先概述这两种德育范式,继之展示其历史嬗变及其理论上的争锋,最后在此基础上探寻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新发展。 一、传统品格教育范式与现代理性德育范式 所谓传统品格教育(Traditional Character Education)的德育范式,就是指以学校为主要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美德的教育。品格教育通过美德的直接教学、榜样示范、奖惩、学校纪律等教育方法,强化学生与美德相一致的好的行为,使其形成好的习惯,进而逐步养成好品格,成为教育者所期许的有美德的人。这一范式的主要特点有:认为美德的缺失是青少年儿童反社会行为的根本原因,应向学生明确地传授能催生好行为的、具有客观性的道德价值观,即美德;美德据称很大程度上得到公众的支持并能达成共识;德育的隐性课程不可掌控,强调显性课程方能达到目标;德育的重要目标是直接而系统地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并养成社会所期许的好品格;将德育的重心置于家长、教师或其他道德权威的手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 支撑传统品格教育的德育范式的理论主要有美德伦理学、涂尔干的道德社会化理论等。美德伦理学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论,尤以承前启后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为其大成。美德伦理学强烈反对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认为客观的、普遍的美德超越时空,恒久存在;美德伦理学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品格之美德”亦即“德性”,是在天赋的“多向潜能”的基础上,通过朝好的方向引导、训练、实践,而渐渐形成的稳固的习惯。一旦形成后,它便呈现为自然而然的品性,或称第二天性,形诸品格。 涂尔干的道德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规范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社会性存在决定着我们的道德性存在,所以应有系统地把社会的文化遗产传递给儿童,使儿童认同社会。人们内化这些社会规范,就能成为“社会人”,社会就会和谐有序。大的社会如此,小小课堂亦如此。德育主要关乎社会团结一致、群众顺从且不争斗。在涂尔干看来,德育应培养儿童遵守纪律、学会克制自我,尊敬社会规范,尊重权威,行为可靠,理智地服从、遵守社会道德规则;德育应培养儿童亲附于社会团体,具有利他主义精神。从深刻影响品格教育的基础理论我们不难看到,品格教育的德育范式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保守性,无论是社会化理论还是美德伦理学,都彰显品格教育的社会本位的取向以及重道德行为轻道德思维、重内容轻形式、重行为规训轻理智提升、重灌输强制而轻主体选择与建构的特点。 现代理性德育(Rational Moral Education)范式则是指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与反思、角色扮演、朋辈的交往与合作、构建民主课堂等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道德思维和道德行动中的主体性参与和自由意志,强调创设环境与组织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的道德体系,最终促进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发展理性道德思维的德育范式。这一范式的主要特点有:反对直接的、说教式的美德教学,反对道德的灌输,强调个体的经验与交往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德育是使学生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尊重儿童的个性自由和理性能力,培养学生在道德情境下作出自己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将德育的重心置于学生自身的道德建构。该范式又可以分为两派,即价值观辨析派与认知发展派:前者追求一种依赖个人情绪或偏好的、形式主义的道德原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取向;而后者则把道德理性成熟的标志视为以正义公平作为道德判断的至高道德原则。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康德的道义论伦理学都对该范式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最终在科尔伯格那里完成了理性德育范式的定格。 不难看出,现代理性德育范式在理论方面的特质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价值观辨析派甚至直接无视内容),重理智而轻行为,重个人发展而轻社会控制,反对灌输而强调主体道德的建构。 二、两种德育范式的历史嬗变与理论争锋 以美德传授为基础的品格教育范式,是西方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德育范式。在上世纪20、30年代受到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批判与质疑而走向式微。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认为:品格教育的德育范式旨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灌输等方式,引导儿童适应社会习俗、安于既定社会秩序,而实际上德育的核心乃是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探究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品格训练。德育应该发展儿童的理智而不是让其被动接受道德的教条。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认为,传统品格教育进行的狭隘的、无反省的社会训练,与儿童生活脱离,与儿童的需要和能力脱离,而且违背了民主社会的平等自由的精神,无益于儿童理智的民主生活方式的形成,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诉求。一些心理学家也从儿童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对品格教育进行批判。比如科尔伯格就曾把品格教育的德育范式称作“美德袋”理论,批评品格教育不过是过去的遗产和常识性经验的混合,缺乏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家哈特肖恩(Hartshorne)和梅(May)在上世纪20年代末所做的品格教育研究(Character Education Inquiry)结论又给予品格教育理论以致命的一击。其研究结论是:品格训练与实际行为没有必然联系;个人的道德行为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道德之知并不必然带来道德之行,并进而认为:“传统的说教式道德教学对道德品格没有什么影响”“传统的德育是无效的”“没有教出来的品格或良心这回事”。[1]自此,品格教育走向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