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哲学界有一种思想认为:自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研究的视角就逐步从认识论向实践论转向,这种转向也反映在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中。这应该说是哲学、美学、文艺与研究上的一大推进,但由于“实践”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多重含义,以及人们对之理解的不同,导致在我国美学、文艺学研究中产生了不少认识上的混乱,所以很需要我们对这一概念作一番细致而深入的辨析。 在哲学史上,“实践”一般与“认识”相对而言,是相对于“知”来说的“行”,这表明,实践理论的提出是以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就像伽达默尔所说,“‘实践’意味着全部实际的事物,以及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实践固有的基础构成了人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和本质的优先地位”。①但实践的具体内容又非常丰富,至少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创制学等角度对之作不同理解。 “本体论”是古希腊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古希腊哲学是一种知识论哲学,认为知识虽然不同于经验,属于思辨科学,所探究的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的真理,但又有不同的级别。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思辨科学有三种,物理学、数学和神学”,而“神学”又是其中最高尚的,因为“神是赋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现实活动,他就是现实性,是就其自身的现实性,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②。但这里所说的“神”与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以及后来基督教中的“上帝”不同,它不是一种人格神,而是指一种“宇宙理性”和“宇宙精神”,“是宇宙万物各种原因的始点”③,亦即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中的“动力因”和“目的因”,因而也就被看做世界的本原和始基。这就是古希腊哲学所致力于探讨的“本体论”。像阿那克萨戈拉的“nous”、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神”,都是本体论所研究的对象。 这种与“目的论”相应的本体论在古希腊哲学中是由苏格拉底开创的。古希腊早期哲学都属于“自然哲学”,不论是在米利都学派还是埃利亚学派中,“本体”都被看作一种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或是“水”,或是“气”,或是“火”,等等。在这些学派看来,人是没有地位的,所以它们都不能联系人的活动来理解世界的本原。直到阿那克萨戈拉把“nous”(一般意译为心灵或理智,而音译为“努斯”)引入哲学,认为“nous”“是万物的原因和安排者”,“其他东西都分有每一事物的一部分,只有理智是无限的、自主的”,是“一切运动的本原”,④这才使人们对本体论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这思想给苏格拉底以极大的启示:“我听到有人从阿那克萨戈拉的一本书中读到,理智是万物的原因和安排者。我对这个原因学说十分赞赏。”⑤虽然阿那克萨戈拉的“nous”还没有摆脱自然哲学的色彩,但他对自主性、能动性的揭示对苏格拉底哲学的“人学转向”起到了很大的催发和推动作用,从而使哲学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事,以致卡西尔认为苏格拉底“所知道以及他的全部探究所指向的唯一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他的“唯一的问题只是:人是什么?”他的哲学“是严格的人类学哲学”。⑥然而,可能是受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影响,“nous”的精神在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创立自己的本体论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他们仍然按照实体性的思维方式,把本体看作静止的,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在他们看来,“倘若没有某种永恒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怎么会有秩序呢?”⑦而只是在行为科学,在伦理学、创制学中,实践才获得自己的地位。 把实践的思想引入本体论研究,还是到了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一种思想动向。在罗素看来,实践哲学“把行动看成最高的善、认为幸福是效果而知识仅仅是完成有效活动的手段”⑧。有的意见认为这起始于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因为他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一切现象、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意志的表象。继之,像尼采、狄尔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克尔凯廓尔、海德格尔、萨特的“生存哲学”等,即所谓“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甚至詹姆斯、杜威的“实用哲学”,也都包括在内,从而被视为现代哲学中的“实践论转向”。这说法我认为还值得讨论,关键是没有严格分清“实践”和“活动”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实践固然是一种人的活动,但人的活动未必都能被视为实践。首先,凡是被称为“实践”的活动,都具有两个条件。一是目的性,是人类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满足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而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凡是通过实践所能达到的目的,总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所以,不仅那些盲目的、非理性的冲动不能算作实践,而且那些否定认识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的作用、把它看作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的观点,像实用主义那样,也只能使实践成为马克思所批评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⑨,是与真正的实践观背道而驰的。二是对象性,是一种旨在在对象世界实现自己目的的感性活动。那些抽象的、思辨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像王阳明所说的“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也不能算作实践。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看,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本体观只能说是活动论而不能说是实践论的,否则就分不清唯物的和唯心的实践观的差别。其次,即使从宽泛的意义上把活动也视作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现代人本主义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从活动的主体来看,虽然西方现代人本主义主要还是立足于从本体论层面上对意志、生命作哲学思考,不像后来的存在主义那样只是致力于对现实的、“在世的”人的研究与分析,但由于它们按生物本能的观点看待意志、生命,故落实到对人的理解上,只能是将人视为抽象的、与社会分离的人。马克思主义看重的则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由社会所造成的“社会性的个人”。从活动的内容来看,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所理解的人的活动,一般也只是指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存活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活动,则主要是指人类总体的实践活动,首要的是物质生产劳动,并把它看作不仅是个人生存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础,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只有放到这一基础上,才能最终获得科学的解释。这就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亦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兴起的“实践论美学”,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