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科技时代,电脑、网络正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庸置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以各自的面目纷纷登场,以有力且有效的方式参与着对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文化的构造进程。大众文化仿佛是原野中杀出的黑客,对社会日常生活展开大举入侵和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加以扩张而日渐繁荣。无论是接踵而至、令人眼花缭乱的图书音像制品,还是乍暖还寒、花样迭出的电影、影院与明星趣闻;无论是四处横生、俯拾皆是的报刊、电视广告,还是张眼可见的灯箱招牌、海报栏广告栏;无论是科技先进的网络电影或充满意趣的儿童梦工场,还是细致入微的百变插座或大型的网络查询系统;无论是追求浪漫个性的“美丽人身”,还是造型严谨的IC商务传真和数码影机,还有那充斥于街头巷尾的大小报摊上各种名目繁多的大小报章与通俗消闲刊物……当我们放眼环顾,仿如畅游在无极原野之中。然而,所有这些,无疑的是一种存在,是一道延伸的文化风景线,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特定的现实场景中,面对着时时刻刻充满挑战、诱惑包括机遇的可能出现,许多事物都在积极地寻找着更富活力的出路。置身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成东方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自觉果敢地大胆尝试,从边缘地带出发去寻找并建构了一种新的文体——摄影文学,它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生活的一种建设性的设计,也是对转型期中国文化的一种富有开拓性的创意,更是一种创造价值,从中也获得快乐的源泉。 一、摄影与文学的联姻对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日见广泛和深入,给构建和发展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提出新的课题。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文化创造和文化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空前地增大,有时甚至模糊了文化与科技、或文化与知识的界限。诚然,科技不是文化,但可作为文化的介体或载体,反之,文化也不是科技,但可借科技之力加大和扩展自身的功能,发挥巨大而特殊的作用,诸如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摄影文学则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本来摄影只是一门带技术性的艺术种类,摄影机则是科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摄影图片的制作即从拍摄、冲洗到设计等一系列程序都需经过科学的处理。由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高科技媒介的蓬勃兴起,人们越来越依赖图像来娱乐自己,文学的声音似乎正在发生嬗变,文学从中心暂次退居边缘,因此,把摄影与文学携手联姻对于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 那么,摄影文学的登场亮相,可以为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契机、能为观众或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这不仅是读者的疑问,也是创作者们要打开“潘多拉”盒子的冲动来源。 如果说摄影是一张翅膀,文学则是怎么用这样的翅膀让感觉灵思通过文字飞扬起来。无论对于文学还是摄影,两者的交媾结合对于任何单一的要素都有不可比拟的敏感性和综合性、强烈的互动性与现场感。因为文字与图像的超文本双重组合可能链接到其它文本之中,也可能从各种路径进入,这使重铸的文本成了一座新的艺术宫殿,它所提供的互动性,更使这座宫殿获得了自我生长的独特生命特征,就像两种不同的果树经过嫁接缔结为新的生命果实。摄影文学正是把两种不同的艺术捆绑在一起,营造出不可还原为组合要素的综合体验。作为正在日渐走向成熟的新生艺术品种,摄影文学吸纳了两者之长,集图、文乃至造型和互动性于一体,可观可读,可赏可思。它通过摄影这一带有技艺程式的制作作为载体,即它产生的先决条件乃是依赖于摄影技艺,并与文字艺术交相映衬,如琴瑟之和鸣,在巧妙配合中“生发”出一种全新的生命,不仅让文字更具感染力、亲和力和联想性,而且产生奇迹般的相互作用。这种优生互补,为文艺走向大众,走向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种妙趣横生的整体性生命架构,闪烁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二、摄影文学为读者提供视觉与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如诗歌、散文诗、散文和小说等体裁,各呈风姿,异彩缤纷。文学体制规模,题材技法,包罗万象。从诗歌的起源到小说的风行,时至今日,小说散文依然相当走红和活跃,但均以文字符号构成文本,读者只能借助文学的语言去拓展想象空间,获得审美感受。尽管古代已有画配诗的交融出现,但诗书画依然泾渭分明,而非像摄影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存在,也并非是借用摄影技艺或手段作为介体。当然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画配诗和摄影与诗的融合的精神意蕴上颇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同时体现出相近的审美趋向。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应该说二者都像孔子提倡的富有“文”、“质”相兼的美学情趣。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往往会使日子淡然乏味,聊无情趣。在一个个一成不变的日子里,穿过喧闹与嘈杂的都市,你口中正食不知味地咬着面包,喝着不知是茶还是开水的饮料,匆忙地进入办公室,然后,在办公室度过每天8小时,这样的生活似乎缺少了什么,这是现代人常常陷入生存状态而忽略自己作为生命主体的重要性,也忽略了感觉的重要性而显得模糊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