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3)23-0044-04 中国是有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追求德性完美始终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导向。“德性实乃人的思想道德的表征,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灵魂”,“就社会而言,德性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发展之根;就个人而言,德性表现为人格形式,体现的是人的存在的整体的稳定精神状态,是人安身立命之本”。[1]德性对社会与个人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型塑好的德性修为,不仅需要教化,更需求自我修养的理性自觉。德性修养的理性自觉是一种高度觉悟的境界,它不仅要使人们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样做才更有意义。然而,现实中有些人的德性修养尚处在“休眠”状态。那么,如何激活德性修养的理性自觉呢? 一、创生制度安排的实践需求 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具有社会性,是为社会服务的。从工具理性角度看,创生制度安排有助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正常运转,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客观需要。因为人类社会本身是一种矛盾性存在,它的运行与发展需要规则、规范和自我制衡。无论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还是法律制度,都是如此。然而,创生制度安排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德性来推动实施。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2]这恰好反映了德育工具理性的社会价值。德性是人的内在秩序的源泉之一,是思想道德的内在维度,在本质上是理性自觉的;制度是人们利益关系的保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有序性的表征。从形式上看,创生制度安排是对人们自由的某种限制,但同时又是对人们自由的一种保障。德性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需要以确定的制度结构为现实背景,离开特定的制度化规则来抽象地谈德性修养,恐怕会使人的德性扭曲变形。所以,一定的德性修养理性自觉需要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制度相关联。 社会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但从制度安排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形态即呈现为某种制度性存在。一项事业,如果缺乏制度安排,做起来就如同陷进沼泽地一样,寸步难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是这样,也需要刚性的制度安排。比如,人的德才兼备的规范要求,原本更侧重于德,然而即使是强调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操作,在现实考量中,还是偏重业务方面的分量多一些;现实中人的德与才的问题出现裂痕,在红和专、德与才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乃至“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3]这当然缘由很多也很复杂,但基本因素之一是刚性制度安排不足、不完善,力度远不适应需要。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不可能脱离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因此培育和增强德性修养理性自觉也需要制度的规约和规范。古代先哲说,小智者治事,中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邓小平提出:“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实践证明,创生制度安排有助于社会的规范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具有的生机和活力,有助于促成和规范人德性修养的理性自觉。 二、创生氛围安排的精神需求 创生氛围安排的精神需求,是指教育者自觉地创造一定舆论的、文化的、心理的意识氛围,并用以激活人的德性修养理性自觉的精神背景或场域。舆论好比一把无形的剑,它以一种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人们。舆论氛围一旦形成,它便具有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就舆论质量而言,它含有理智与非理智成分,我们需要正确运用舆论的力量。现实中的舆论导向具有多向性,激活德性修养需要创造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对人们才具有正向的指引性。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内在于人的主体世界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类精神家园特有的传导载体。文化氛围可以转变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熏陶唤醒的作用,能够给周围的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正能量。心理氛围是指组织内部以群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对组织、对工作、对内部人际关系以及组织外在形象认知和感受的综合反应。心理氛围是更为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具有内在牵引力量的“发动机”。 创生氛围安排是一种精神需求,它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指引,尤其是在某种特殊情景下体现得更为鲜明。以抗震救灾为例,在5.12特大地震和雅安地震这种特殊情境下,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并没有被灾难所吓倒,而是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人们的德性得以彰显,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团结,民族精神得以高度弘扬。显然,事实具有“发言权”,在一定特殊情境下创生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心理氛围,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 德性修养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德性修养理性自觉需要在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心理氛围中锤炼,它是人的自我历史性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首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德性修养所遵守的社会规范是不同的,社会赋予德性修养的内涵也不一样。“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具有思想的功能,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活泉’,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德性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具有终极性,是提升生活原则和生活价值目标的内动力。”[5]例如,每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事迹给我们树立的榜样,就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力量。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小学生何玥,年仅13岁,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于2012年11月去世,在生命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年仅28岁的她为了挽救学生失去了双腿。她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我们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这种事实教育可谓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它所创生出的精神氛围是一种浓厚的感人教育,释放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教育鞭策着人们。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真切体现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