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德育思想。过去,人们往往从实践对智力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角度来看待实践育人问题,而很少从实践对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角度来看待实践育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不仅可以“育智”,而且可以“育德”,实践育德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思想的最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智育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思想,更要从德育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思想。本文旨在从新的视角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深入阐发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思想的德育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思想的理解和贯彻,有效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不断提高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水平。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实践可以有效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第一,实践是人的思想道德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毛泽东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①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在人的思想道德进步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对人的思想道德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在于,实践是人的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进步的源泉。只有在实践中,人的主观世界才能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思想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②“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③只有参与实践,才能认识实践,透过实践过程中事物的种种现象,揭示和把握实践暴露的事物的本质,形成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思想认识。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④实践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为实践具有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且反复发挥作用。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把实践发展造成的客观世界的变化,直接地、现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正是由于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所以就为人们形成关于普遍规律和客观现实的正确的思想认识提供坚实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实践不仅要改造自然界,还要改造人类社会,也正是由于实践对社会的改造,使人们能够感受、变革社会关系,了解、认识社会规律,把握、内化社会规范,促进人的思想道德进步,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人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归根到底只能来自于实践,也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对人的思想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也在于,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人作为教育的对象,不仅要从客体方面来理解,更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和改变的角度来理解,而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只能是实践,唯有在实践中,人的思想品德才能不断改变、发展和升华。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旧唯物主义往往把教育对象看作单纯的客体,而没有从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这就不能理解人和环境改变的辩证关系,不能理解人和环境改变的实践基础,也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对旧唯物主义教育观进行了批判:“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⑥这种旧唯物主义肯定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但却没有看到人对教育和环境的积极改变,更没有看到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对教育和环境的决定作用,因而也看不到基于实践的教育和环境、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⑦实践不仅实现了人和环境的双重改变,而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无产者“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⑧。因此,要改变人,必须改变教育,要改变教育,必须改变环境,而环境又是由人来改变的。只有通过“变革的实践”,才能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才能使人和环境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改变,最终有力地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发展乃至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对人的思想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还在于,实践是德育和智育相互结合与促进的基础。实践不仅是“育智”的过程,也是“育德”的过程,是德育和智育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的过程,实践为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与促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⑨。生产实践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而且是炼造人的“新的品质”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而且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必然在思想和行为上相互作用与影响,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会改造人;在改造别人时,也会改造自己;在改造人的智力因素的同时,也会改造人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人的思想品德。马克思精辟地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⑩体力劳动可以促进青少年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尊重劳动人民,改变轻视劳动、轻视工农、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不良品质。恩格斯指出:“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11)这种社会是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型社会,也必然创造出与传统社会的人完全不同的社会新人。这种社会新人的造就,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建设新社会的伟大实践。列宁曾经指出:“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因为这样的书本知识仍然会保持旧时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这正是资产阶级旧社会的一个最令人厌恶的特征。”(12)列宁还强调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13)因此,只有始终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社会实践出发,才能把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