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2)9-0017-05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两者的关系 学科通常标志着人们对某一专门研究成果的汇集状况,以及开展相关研究要组织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组织资源、价值资源以及相应的物质资源)和条件的总和。一般说来,学科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它应该包括如下因素:科学研究(特别是理论创新程度和创新动力状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有时候,人们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看作是一回事,这是由于专业建设在实际运作中也同样包括科研、课程建设、教学、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实际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有区别的。一般看来,学科通常以专门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为核心任务,同时也注意人才培养,因为没有专业人才也就没有学科的发展,即学科的发展是通过世世代代的专业、专门人才的接续努力和传“棒”接力而实现的,但学科的主要特征是专门知识的汇集状况,是对某些专业知识的接续和发展。而专业常常是指一定学科发展获得的知识体系与社会相应人才培养需求两者的交集,它的主要表征是运用学科知识体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相关人才的某种组织形态,即专业更注重培养相关人才,这其中既包括本学科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专门人才,还大量包含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职业性专门人才。从外延上看,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两者相互关系及其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专门知识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表征,第一是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第二是具有独特的概念、范畴、命题、原理等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三,有一定的独特方法论,它既指学科产生的方法与学科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学术训练的方法和程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指在高校中专门培养相关专业人士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主要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活动训练、专业和准专业人士(教学、科研人员和各类学生)等要素构成,并通过一定的组织体制和组织结构得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区别又有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门下分化出来的一门新的科学领域,它的追求目标是相关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并不断以科学型和技术型两大知识形态服务社会和大众。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它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培养专业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和实务型人才)。两者的关系有时具有一致性,但又常常表现为非一致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必须充分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借鉴和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学理性支撑。在一个学科中,可以组成若干专业;而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这些年来人们看到的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以在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中单独经办,并且这种专业建设依托不同的一级学科基础,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基础和培养风格,也造就了不同的知识视界和问题域。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可以由不同的学科联合或协同承办。尽管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客观上已经形成了由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各类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任务,从而带来的多种学科交叉渗透的格局。就目前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状况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由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所承办,而跟其他一级学科的主观勾连不大紧密,所以没有出现上面所说到的多个一级学科承办一个专业的情况,倒是出现了一个一级学科承办多个专业的状况,即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中,居然承办了6个二级学科的6个专业。在缺乏其他相关一级学科支撑的条件下,想要不断提升本专业培养格局的专业化水准,存在着一定困难。当然,这里所说的专业建设还可能呈现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层次,仅以培养学生的不同层次看,还可区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同时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的学生,那么和有些专业的学生培养仅仅指硕士研究生比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难度显然更大。 简而言之,要看到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者存在着交互作用,即,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水平,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研状况和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视界和深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又反制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进展,尤其是专业建设中本专业专门人才的有效供给一旦出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相关研究势必受到严重影响。界分两者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口径狭窄、不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专业孤立、人才培养类型比较单一、知识面和科研方向狭窄等弊病。 二、科学界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唯一具有接续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二级学科专业。由此,它的专业建设除了充分利用其他五个二级学科的学术资源和力量资源外,还必须充分考量借助其他门类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本专业建设服务。要看到,尽管课堂教学、读书和科研都是每个学生的主要活动,但在不同类别的学生身上,其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种层次学生的培养中枢应该有所区别:本科生的培养中枢是课堂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枢是大量阅读经典名典,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枢是抓好科研,其中尤以撰写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为主。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的相互关系、教育衔接和区别政策。值得指出的是,高校中有关学生的培养要求是十分丰富的,限于篇幅的关系,文章不可能就培养要求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等所有方面进行论证,在这里仅仅是从培养学生的技术路径或具体举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想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 我们需要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目标进行认真讨论和重新定位。从原先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的设置看,已经不大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了。1993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规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级专门人才”。这一要求目前看来有了变化。首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有了变化,一方面企事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原先对本专业人才有较大需求的单位,如学校、党政机关等,现今则提高了录用新人的学位标准,特别是高校和一些党政机关,对新录用人员要求起码具有硕士学位或专业硕士学位,这就使得只有学士学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选择口径变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面临同样困境)。毕业生们原先能大量在学校或党政机关两者之间选择,现在却面临着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和专业社会声誉的压力。尽管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宣传等还有一定的人才需求,但这种人才需求也可以由经过其他相关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得以充任,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毕业生也可以较好地胜任相关思想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何况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训练又没有自己特别突出的长项,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具备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由此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这种就业竞争中没有多少专业优势。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者不得不考虑的一种尴尬形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得不考虑选择以下的专业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