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总是沿着其独特的路线,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完成其固有的使命。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就希望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企求通过教育将存在着财产、种姓和宗教等差异的国家统一起来[1],公民与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国家认同是印度道德与公民教育的主题 印度希望成为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任务就是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979年的《国家新教育政策》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形成性格和增强民主的、世俗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2]1986年,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国家教育政策》指出:“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使命的作用。它更完善了那些有助于民族团结、科学的气质及心理和精神独立的感受性和知觉——因而推动了铭刻在我们宪法中的社会主义、世俗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目标。”[3]但民主与社会主义面临种姓、性别的严重不平等,世俗面临多样的宗教与文化,尤其是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关系的紧张。 在印度,历史原因造成了严重的种姓和性别的不平等,低种姓的群体或贱民和妇女是社会排斥的对象。由于传统家长制的影响,印度妇女在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上,存在严重而普遍的性别歧视,杀害女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1986年,一项对孟买8000名孕妇的生男生女意愿的调查显示,7999人喜欢生男孩,只有一名妇女喜欢生女孩,而这名妇女是外国人。[4]这种性别歧视造成了男女在受教育权利和重视程度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在印度,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而辍学率女生高于男生。1996年9月,小学阶段,6岁—11岁儿童入学率为90.5%,其中男孩入学率为98.6%,女孩入学率为81.82%。在初中阶段,11岁—14岁少年入学率为62.3%,其中男孩为70.8%,女孩为52.8%。而辍学率,小学至初中为52.26%,其中男生为51.89%,女生为52.77%。一至十年级失学率为69.42%,其中男生为51.89%,女生为73.04%。[5]1991年,印度男女识字率分别为63.86%和21.97%。[6]妇女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还受到早婚和生育死亡的严重威胁。早婚是印度社会的传统,因此母亲死亡率高也是印度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1975年,孕妇死亡率为7.9%,1981年上升为17.7%,50%的孕妇贫血。[7]与此相应,婴儿的死亡率也是惊人的,1993年为73‰。[8]在印度,母亲死亡率与以下因素相关:(1)身体未发育成熟;(2)健康护理不到位;(3)营养不良;(4)生育危险;(5)社会因素,如未婚母亲的耻辱所致。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孕妇死亡率居高不下。 低种姓的人在行政上分为两类人,即Scheduled Castes和Scheduled Tribes,今天这两类人各占总人口的16.2%和8.2%。另外还有“其他落后阶层”(Other Backward Classes)(OBC),这一类包括许多群体,已经且继续被边缘化。低种姓的人和其他经济、社会和教育地位低下的群体,约占国家总人口的50%,他们处于被社会排斥的状态。 印度是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按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约82%的人口把自己认作印度教,13%为穆斯林,2.3%为基督教徒,1.9%为锡克教,0.76%为佛教徒。如何实现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和睦共处,也是国家面临的问题。印度通过世俗主义解决多样性问题,一方面,不确立官方的国教,不赋予任何宗教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至少在理论上平等接受和重视各种宗教信仰,如将各种宗教节日作为官方假日、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采取弹性的衣着规则、制定基于宗教原则的家庭法律制度。虽然一些措施,如家庭法律制度被批评为违反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但总的说,多样宗教的认可已被视为印度社会的主要部分和印度对国际关于信仰间理解的讨论所做的贡献。[9] 为了实现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价值,独立后的印度,一方面在制度上提高低种姓群体和妇女的地位,如1950年,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不应仅仅因性别而歧视任何公民”。第16条第一款规定:“所有公民,不论男女,在国家任何机构中任职的机会均等。”此外,还采取保留制度保护这些群体的权利,即将公共服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职位留给低种姓的人和妇女。另一方面发挥教育的作用,要求学校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由此可见,公民与道德教育就成为印度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力量。Reva Jodhee指出,“针对不平等、结合多样性和建立有内聚力的国家认同,是印度过去一个半世纪公民教育的主题”[10]。民主教育和国家认同是印度公民教育的主要方面。国家认同教育突出印度的传统和公民的义务。 二、印度民主教育的基本内涵 从建国之初,印度就把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作为目标,要求学校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1947年8月14日,尼赫鲁要求“教育你的主人”,培养民主鄙视独裁者、尊重议会程序和对宪法体系有信心的公民习惯。1952年,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将发展民主的公民资格、发展个性、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领导才能作为中等教育的目标。《中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民主教育目的是:“性格的训练以使学生能以公民身份创造性地参与正在形成的民主社会秩序;增进国家的实际效率和职业的有效性;形成他们的学识以及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这些对于自我表达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必须的,而如果缺乏这些学识和兴趣,一种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就不可能诞生。”该报告阐明了民主所需要的品质: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对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尊重人及其信仰、社会正义、纪律、合作、宽容、真正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