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至5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13所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方式,结合近些年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调查问卷涉及学生的政治认识、价值观念、学习生活就业状况,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看法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0份,回收2645份,回收率97.9%,其中专科生占2.1%,本科生占84.9%,研究生占12.8%,党员占31.2%。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领导,在一些民生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疑虑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度比较高,在我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重大问题上,超过85%的学生表示认同;90%的学生对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应对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海地地震国际救援行动等工作表示满意,93%以上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充满信心。比较而言,学生党员具有比较高的政治素养,认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搞好等观点的学生党员比例比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一些可能影响国家大局和社会稳定的工作,表达了关注和忧虑,认为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的任务非常艰巨。30%的学生对政府采取措施改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民生问题的效果评价不高,相比2010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37.4%的学生对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能够解决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问题不甚乐观;有超过30%的学生把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拉大和腐败问题作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纵向分析看,这种状况在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一些政治及社会问题的认识受到各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更多地来自切身的感受,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状况的反差,使得大学生思想上深层次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二、基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传统价值观念,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价值选择上更加务实 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奉献意识、诚信意识比较强。超过70%的学生肯定“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高达95.8%的学生肯定“诚信是做人之本”;高度认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83%的学生肯定“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87.6%的学生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93.8%的学生肯定“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首”;绝大部分学生反对“利用网络和手机发布不健康、不负责任的信息”,反感“考试作弊”、“作业、论文抄袭,实验凑数据”、“未经同意使用其他同学的私人物品”,91.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走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前列”,体现了大学生对文明素养的重视和正面的价值判断。 调查显示,大学生高度关注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最主要依靠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价值取向更为务实,特别是在与自身利益攸关时,其选择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比如,大部分学生认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说法,但在择业时大多愿意留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不愿意去西部和基层就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空间不够”和“条件很艰苦”。在座谈访谈中一些教师认为,目前社会对于个人成功、财富、婚恋等的判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选择,大学生的务实、功利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需要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推进。 三、就业问题是大学生的首要困扰,对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愿望迫切 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关于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的调查中,“就业难,无业、失业人口多”紧随“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加大”和“腐败问题”,位列第三,而且持此观点的比例逐渐增加,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形势及其影响的忧虑。 在关于大学期间最大的压力的调查中,45.6%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和自身前途问题”,居于第一位,而研究生群体选择这一问题的比例达到51.2%。很多学生表示,原来大三、大四关注就业,现在新生开学就有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增加了对这方面的考虑和关注度。同时调查也表明,从2009年到2011年,认为就业压力大或者比较大的学生比例分别为92.0%、88.5%和87.1%,而大学生对就业引导工作的满意率从2010年的34.2%上升至2011年的40.5%,综合这两项数据不难看出,虽然就业压力大是绝大部分学生的最大困扰,但学校的职业规划、就业引导等工作获得了学生的逐步认可,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