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1-0123-06 我国正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倡导的是一种‘神圣的道德’,认为道德的终极目标是‘至善’”,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忘“我”品质的高尚者,这种高尚者“超越普通人的世俗生活,甚至把个人的私欲视为腐败之根、堕落之源,要坚决予以剔除”。① 强制性提供的这种道德教育,尽管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有效地使人们拥有一套共享的价值体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团结,但是,现今由于权利意识的觉醒,个人已经不愿再忘“我”地听从正统道德规训,并为抽象的人民服务。以集体主义为代表的“至善价值”,已经不被人们完全信奉在心、践履在行了。② 但是,这种高调的道德教育依然存在并张扬,并以此来避免社会趋于失序的风险。然而,我们必须关注,为了维系社会稳定,争取个体对既定秩序的认可,另一种非正统但却普遍存在的道德教育在教育界蔓延:不否定但又不同于正统化的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但又打着其“幌子”推行的一种“潜规则化的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以下多简称为“潜规则化的道德教育”)。潜规则化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言不由衷并按照纯粹的道德形式行动的人都能够获得益处。这种道德教育虽然有助于一时“维稳”,但既不正当也不有效,更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潜规则化道德教育中的潜在规则 潜规则化道德教育同我国正统的道德教育一样,都声称“大同社会”是至善社会,忘“我”是至善的道德品质,但是,它推行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使个体从道德上认同这种“大同社会”,也不在于使个体具有忘“我”的道德品质,而在于使个体在公共场合言说与“大同社会”和“忘‘我’”相应的“至善话语”,并按照这些话语做一些“形式工作”,至于个体内心是否认同这种“至善话语”,已经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事情了。例如,很多时候学生都会迎合教师的要求,宣称会为了实现社会的远大理想,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将来会当一名教师、医生或科学家等,并为此而奋斗终身。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所讲的这些话语多不是发自于他们的真情实感,他们根本不具有如此高的道德觉悟;他们努力奋斗多是为了使自己在未来更舒适地活着;甚至,他们“做好事”只是为了“做好事”,并不是为了成为“道德人”,其直接目的多是为了获得教师的认可和奖励。道德教育趋于形式化了:各种道德理念和规范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但是真正用来指导言行的是彼此心照不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形式化的潜规则化的道德教育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尽管如此,只要学生做到了道德伦理的形式要求,即使从不认可形式之中蕴含的实质价值,教师照例会给予奖励,至少不会给予惩罚。 在这种潜规则化道德教育中,教师难道不知道学生在言不由衷地言说,不知道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取“好处”而践行所谓的“道德规范”?与学生朝夕相处很多年的教师不可能不知道学生的真实动机。其实,在这种教育中,对于那些高标的道德追求,教师也是敬而远之。在要求学生言不由衷的同时,他们早已学会了言不由衷;在要求学生做“表面化工作”的同时,他们早已精通了这些“表面化工作”。 既然教师和学生都在言不由衷言地陈述一些自己并不相信的道德话语,做一些徒具道德形式而不具有实质内容的教化行为和学习行为,道德教育理应摒弃。疑惑的是,国家虽然声称要反对这种道德教育,要提高道德教育实效,可是实际上它不仅不反对,而且默许这种道德教育的存在。例如,教育主管部门根本没有实施过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改革,只是做了一些言辞上无关痛痒的批判,实然中,只要教师和学生做到了言不由衷并做一些形式化的行为都可以获得嘉许。到底是何种原因使然?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道德教育科学化使然。道德教育科学化会把道德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指导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现实的生活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而是把教育置于生活之外,通过纯粹的知性方式——道德知识的接受或理性的训练来进行”;与此相应,考评教育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不是看学生的道德动机,而只看学生道德知识的拥有量及其表面行为;正因为此,言不由衷和形式化的“道德行为”才泛滥开来。③ 这种说法初看起来颇有道理,但是经不住推敲。求真务实和批判反思都是科学的基本精神。如果注重科学化,就必然注重求真务实和批判反思,就必然反对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并求索全新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教育界不仅默认这种教育的存在,还通过简化道德要求,多注重考评师生道德知识的拥有量及其外在行为,不注重师生的内在动机和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校践行这种潜规则化道德教育。这是无奈之举,还是另有其高明之处?其实,在我国正统道德教育无效而又不能简单摒弃的情况下,这种道德教育对于“维稳”具有一定作用。 让诸多个体长期“言不由衷”和“做表面化的道德行为”,对“维稳”而言,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个体不思考。不思考的个体不会对我国正统道德教育倡导的道德伦理产生深层次质疑:个体即便不愿意按照忘“我”、无私奉献等高调的道德伦理要求行事,但是内心仍然认为这些道德伦理要求是神圣而高远的;当社会不正义的时候,是认为这个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个体、特别是官员没有严格践行这些高调的道德伦理要求。“言不由衷”和“做表面化的道德行为”或许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只有做了才能使秩序在人人都知道的“美好但不真实的信念”中维系下去,否则,只要一个人一次不按固定的程序行事、并言说过于违规的话语,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意义一样,会让人们正视事实,从不真实信念中醒悟过来,发觉真相的残酷性。如此,学校秩序和社会秩序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潜规则道德教育看似与我国的正统道德教育相差不多,但是它实质上并不在于促使个体从价值上认同我国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倡导的道德伦理,它只是在于使个体不关心国家倡导的道德伦理,得过且过地生活。当然这种生活会给个体带来一些好处,诸如获得各种自上而下的奖励等。由此看来,在这种教育中,至少存在着两种潜规则:第一种是国家、教师和学生都不会主动去追求我国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所倡导的道德观,但彼此心照不宣;第二种是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言不由衷、并做“表面化工作”,那么他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所想得到的一些益处,甚至能够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益处,至少不会失去既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