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4-0007-03 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既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紧迫任务,又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早在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就前瞻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理念和思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又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如何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开拓网络育人新领域。 一、积极实践,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网络文化阵地和其他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各种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去占领。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对网络阵地的管理和建设,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全面占领网络阵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和强渗透。 第一,统筹管理,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体系。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另一方面网络又为各种文化垃圾和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之门。要真正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就必须切实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管理,既要继续继承发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与管理的优良传统,又要研究新情况,拿出新举措,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实现和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和归口管理,上海交大于2006年5月成立“网络宣传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简称“网宣办”),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职能部处为执委单位,并在人员编制、办公场所、经费预算、工作权限上予以全力保障。目前,网宣办已实现“四固定”:固定正式编制,固定的办公场所,固定年度工作经费,固定周期召开执委单位联席会。 要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关键是要建设好自身素质过硬、网络业务水平能力强、思想水平高、熟悉学生思想状况、融网络信息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双精通的工作队伍。为摸准学生思想脉搏,并把各种教育资源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上海交大逐步建设和形成了三支队伍:第一支是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隶属网宣办指导,由28名理论专家、部处领导、辅导员组成;第二支是学生网管员队伍,由学校团委统一选拔并指导的200多名学生组成;第三支是学校饮水思源BBS站务组队伍,由网络信息中心培训和指导。同时,学校建立了校、各职能部处、学院“三级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科学管理、堵疏结合、文化先行、趋利避害,形成强大合力,有效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第二,畅通渠道,强化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改造人、培养人,其实效性的强弱最终要体现在实际生活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要及时倾听学生的网上心声,及时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及时开展网络舆情引导。被誉为上海交大校领导上班后的第一份工作“早餐”的《网络舆情信息日报》,及时编辑学生在校园BBS上的热点、心声、建议等专题信息,第一时间发校领导、执委单位及相关老师,第一时间让学校领导掌握学生思想热点,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在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关注的共性问题。学校领导把定期在校园BBS上和同学交流作为“必修课”,学校各机关部处在校园BBS上开辟专门版面,由专人负责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这种网上交流互动,广大师生员工可以就学校的发展、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和主题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以此搭建师生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空间,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强化舆情收集和引导的同时,上海交大切实加强舆情管理,建立三级网络舆情研判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各执委单位保持联动,网下定期召开与学生的座谈会,对现有做法进行整改完善,网上适时发布说明公告,得到了同学的交口称赞。此外,学校还经常把饮水思源BBS以及部分网络留言栏中大学生聚焦的共性问题,编辑专报报送教育部、上海市教卫党委等上级部门,200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网络舆情先进单位。 第三,主动建设,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网络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快、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入剖析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用积极主动的姿态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对加强“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的探索中,上海交大集全校之力,联合兄弟院校,牵头并承建全国第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示范性网站——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率先探索一条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构筑和谐网络环境的网站建设之路;立足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集中建设“四大类”(思想政治教育类、信息类、服务类、学术类)校园主题网站,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如建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在网上开展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开辟的网上党校,实现网上互动,提高党建教育培训的辐射面;校学指委“励志讲坛”官方网站,设有视频点播、嘉宾文稿、延伸阅读、励志论坛等栏目,全校师生员工反映良好,参与积极;校学生心理中心的“心擎网”,通过网上咨询和调研,仅2009年一年就协助院系成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8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