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1-0152-04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之间不是“我”与“他”间的主客体关系,而是“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主体间性成为我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主体间性研究在我国哲学领域的升温,自2002年起一些学者逐渐把主体间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且取得了一些突破,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都起到了奠基作用,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有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的研究对于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回应和谐社会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期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①对此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但他们又是两个有区别的主体。第二,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即我们平常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完整的人发生相互作用的行为。②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的、真实的、双向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客体二分、偏激、片面、过度、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和继承。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充分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如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彼此承认对方的主体性,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平等的交往主体,彼此对教育活动都有自主选择、参与和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权利,彼此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对方的主体作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 2.平等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向互动的人,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民主平等的交往主体,摒弃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以一种自由平等的方式,在双向交流中形成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思想场域”,使主体双方之间的不同思想观念、知识智慧和价值立场有一个自由、理性讨论的“公共空间”,在接纳和学习对方中提升和优化自己。 3.多向性:所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相关主体的多向互动。既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交往,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主体的参与交往互动,他们共同参与形成多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现。 4.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活动,主体间多向互动也是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共同参与的主体间多向互动的自我构建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实践活动等共同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得出结论。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二、网络——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理想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现的,因此,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理想模式。这种交往必须体现教育双方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彼此承认对方主体地位等原则。然而,现实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绝大部分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性格、性别、年龄、角色等身份的差异,互动双方特别是弱势方总会顾忌着这种差异而不能真正地进行平等互动,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教育双方也难以真正地平等交往,因此增加了这种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难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新的生活空间——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人们交往的特点和网络社会的问题为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和必要性。 1.网络社会人们交往的特点适合进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去中心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网民一般都是以虚拟的身份进行交往。在这种交往过程中,不存在因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身份的差异而产生顾忌,使人们有安全感和去防御性,减少了人与人交往中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心,可以把现实社会中不敢说出来或说不出来的话表达出来。在这里,既没有领导也没有平民,既没有教育者也没有受教育者,是人与人处于平等地位基础上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交往双方在平等、尊重、理解、关爱等基础上的“敞开”和“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精神互通、共同创造”的活动。这种“去中心化”的交往方式,真正体现了主体间性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