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0)01-0040-04 什么是素质?所谓素,就是本来的、原有的意思;所谓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素质是指事物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它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有狭义、广义、泛指之分。由于分工的不同,不同职业的人们所应具备的素质也有所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从事教学、科研、宣传等工作,因而应该兼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他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素质是在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思想表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是指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测量(measurement),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预以数值化的过程,表明被测对象通过作业和活动所达到的程度或量的多少。所谓素质测量方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行测量、评估,以检测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提高教育对象素质方面的实际效果。它实际上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过程。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测量不仅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目标的具体体现。素质测量方法的程序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制定素质测量指标 指标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内容和依据,它既是目标本质属性与特征的集中反映,又是能通过实际观察与测定而获得明确结论的实体。素质测量指标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它反映一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质量与数量方面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目标决定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指标内容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目标要求。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促使大学生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因而,制定素质测量指标必须符合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结构和科学文化素质结构,满足他们实现个体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化的要求;同时,制定的素质测量指标要能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课程教学评价目标是确定素质测量指标最重要的依据。进行课程教学评价,必须落实到具体指标上,指标实质上是标准的具体化,它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目标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要求,它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社会效益的唯一标准,也是制订素质测量指标的直接依据。所以,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目标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实际,制订素质测量指标,这就要求素质测量指标概念清楚、表达规范、言简意明、便于操作。这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中能使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较快地统一标准认识,明确不同权重的指标种类,较快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的工作状态。制订素质测量指标是进行素质测量的第一步,它主要指分析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在结构,并确定素质指标的要素。素质一般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后天环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环境)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素质是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外化为外部行为(包括语言),具有可测性。因此,思想品德是在家庭、社会、学校等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在社会道德评价、社会舆论的熏陶下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包括六个方面: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所谓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内在品质和基本要求,包括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和政策水平等内容。思想素质是指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认识能力和意识水平,它是关于个人的人生重要问题的立场选择,对大学生形成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工作态度有重要影响。思想素质包括大学生在理想、事业心、实事求是和纪律性等人生观方面的素养指标。道德素质是指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道德修养而形成的稳定和内在的道德品质,通过外在行动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知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它不仅指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指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的组合状况。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当然就没有好的知识素质,一个拥有比较丰富知识的人,如果所掌握的知识的组合不佳,致使成分单一,也不能称之为好的知识素质。具体地讲,大学生应当具备以下知识:一是基础知识。它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依托,如电脑知识、外语知识等。二是专业知识。在宽厚广博的基础之上,专业知识要扎实牢固。三是横向知识。它是指与所学专业相关和相近的知识,主要包括辅助课程和专业实践。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心理素质评价就是对大学生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与个性品质的角度看,大学生心理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智力因素、情感因素、性格与气质因素、情绪与意志因素。由于非智力因素在心理健康中处于基础性作用,一般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归结为情绪因素、性格因素和意志因素。能力素质是指大学生具备完成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主观条件。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又有深层认识能力和外在实践能力之分。学习、观察、思维等是构成能力素质的深层基础。除了学习、观察、思维等能力素质的深层结构外,在此基础上还有外在实践能力,它是在深层认识能力素质基础上形成的,是个人深层能力素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能力素质在生活、工作中主要有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等。 由此,我们建立了关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1.政治素质。(1)政治信仰:①爱党爱国②热爱学校③理想信念;(2)政治活动:①理论学习②关心时事③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