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5-0025-05 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在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益凸显。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人数比以往有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所身处的时代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当今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复杂性。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之巨,大学生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所要担负的任务之艰,大学生的素质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之重,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机制有着深入切实的了解,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群体在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深刻了解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究大学生思想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进行必要的接轨,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机制,提供必要的借镜。在对个体心理形成及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来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机制。对于大学生思想形成及发展机制的探讨,不能不提到“认同”的重要作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虽然对认同也曾做过诸多探讨,但并不是将“认同”作为大学生思想形成及发展规律的重要机制来探究,而且对于“认同”的诸多子维度缺乏具体深入的解析。本文着重探讨“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内隐认同、认同与内化的关系、价值认同、认同危机都进行细致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凸显“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价值。 一、“认同”及已有的“认同”研究概述 “认同”(identity)一词,原是由西方传入国内,也曾被译为“同一性”、“身份”、“认证”、“认定”等。“认同”研究向来主要集中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领域。哲学上认同问题的提出,源自个体对自身生存状态及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追问,是对于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与确认;心理学的认同,主要是实现心理的完整、统一,强调的是人格、自我的确定性、统一性和连贯性;社会学上的认同表征着对自我身份或角色合法性的确证以及人们对此的共识。在当代,对于认同研究最广的领域则是心理学与社会学。 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最早使用“认同”一词(最开始曾被国内学者译为自居作用),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认同是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所以也称为自居作用。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认同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处于伊底普斯情结或爱勒克屈拉情结阶段的儿童,只有通过对异性父母的认同,恋母或恋父情结才能得到解决。以后儿童认同的对象又从父母扩大到亲属、师长、同伴、有成就的名人以及理想人物等,经由模仿、内化,使自己在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方面与他人趋于一致。认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防御机制的认同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如遭受挫折不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时,即模仿甚至比拟其他成功的或厉害的人物,或比拟幻想中的偶像或强者,以此在心理上分享其成就或威严,从而减消因挫折而生焦虑的痛苦。”[1] 自弗洛伊德以后,“认同”成为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将“认同”这一概念发扬光大的,正是埃里克森。埃里克森把这一概念加以改造,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他的自我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柱石。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将认同看做青少年人格及自我形成的重要机制。在埃里克森看来,人的一生主要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人格都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并试图适应和解决它,其中第五阶段(青年期)面临的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时同一性危机或认同危机开始出现。在埃里克森看来,所谓自我认同感,就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自然增长的信心,即相信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2]自我认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社会团结性,分别为自我对自己在时间上的内在相同性、连续性的觉知;对个人性格连续性的一种潜意识追求;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整合感;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即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上所标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人心中的一致性的保持。 对于认同的另一种重要研究领域,则是社会学。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被看作是社会学对于认同研究的扛鼎之作。在社会学中,人的认同主要分为两种,即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在吉登斯看来,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3],而社会认同是指“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对该社区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接近的态度”,由此,人的认同危机不仅包含着“人的自我感”和“内在深度感”的危机,也包含着“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人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的意义感、价值感和地位感的危机。”[4] 当前,人们对于认同的研究范围极广,研究的路径与层面可谓五花八门,有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种族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等等;有哲学中的认同研究、心理学中的认同研究、社会学的认同研究、政治学中的认同研究、文化学中的认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认同研究。然而,究其实质,人们对于“认同”的研究,其理论资源主要来源于心理学中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及社会学中的认同理论。心理学与社会学中的认同理论构成了其他学科认同研究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兼容性的人文学科,广泛采纳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慧果作为自身学科建制、发展的必要给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究。如吴晓红发表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及思想深处的矛盾与困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2期);张首先发表的“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青年探索》2007年,第2期);刘泽雨发表的“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安姝发表的“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2期);李辉、练庆伟发表的“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1期)等等。另有多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认同的结合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