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8)06-0076-04 文化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是文化的价值核心;文化趋向又影响着道德建设。进步的文化可以促进道德规范的健康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给道德规范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历史演变,并考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路径,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一、主文化:考察中国道德规范体系演变的一种视角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文化可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种类型。主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1]。一定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演变,与这一社会主文化的变迁相伴相生。但若仅仅对两者之间的关联作出这样一种判断,显然又失之简单而无法解释同一历史时期某种主文化支配下社会道德规范所呈现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主文化变迁中某些社会传统道德规范的承继。这就需要进一步将“主文化”这一概念细分为主导文化、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一般而言,主导文化是指侧重权力支配关系来划分的主文化,它通常以政权作基础,由权力来捍卫,并服务于权力的巩固;主体文化是指占据文化整体主要部分的主文化,它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形成;而主流文化是对一个时期产生主要影响、代表主要趋势的主文化,反映该时期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生活的风尚。这一划分,为道德规范体系进行异时态比较提供了可能。回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主文化在上述三个维度上一直处在消长与变革之中,并由此使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呈现出相应的演变历程。这一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世纪之交:“黄色文明”的优势地位及以传统儒学为内核的道德规范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文化第一次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错位。这一时期,侧重权力支配关系、以政权作基础、由权力来捍卫的“主导文化”与占据文化整体的主要部分、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主体文化”是一致的,均为传统儒家文化,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但与此同时,反映该时期思想潮流和社会生活风尚,代表主要趋势的“主流文化”则开始呈现出由传统儒家文化向西方文化即所谓“蓝色文明”转化的趋势。 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传统中国文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一败涂地,被迫变革。晚清以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为主旨的文化革新运动,对传统儒家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1899年清廷下诏废八股、诗赋;1901年清政府发布《兴学诏书》,正式要求全国广设学堂;1905年,清政府正式决定废止科举,规定所有学校除保留经学、修身之外,皆教授自然科学。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根基在这一进程中日渐瓦解,而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文化的儒家文化亦受到巨大挑战。不过,传统文化的卫道士显然不会甘于被“西化”的命运,在他们看来,孔孟的道德教训乃是中国几千年立国的道德基础,也是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儒学虽然从政治和教育的领域中开始淡出,但仍然在伦理、精神领域坚守其主导地位。 总体而言,从主文化的三个维度上考察,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传统“黄色文明”的优势仍然十分显见,加之政权主导上的唯一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及政府对于三个文化维度上严格的“官方审查”,使得这一时期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二)民国时期:两种文化的斗争及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变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权,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封建文化的政治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渐壮大。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武器,提出“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批判“吃人的礼教”等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对长期以来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反思传统,批判旧文化、旧道德,热情拥护西学成为时代潮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被称为“蓝色文明”的资本主义文化逐渐超越了“中体西用”框架下的论证附属地位,而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易而言之,“蓝色文明”已然成为反映这一时期思想潮流和社会生活风尚、代表主要趋势的“主流文化”,科学、民主、男女平等、个性自由等现代资本主义道德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不过,这一时期的“主体文化”仍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即所谓“黄色文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主文化在其三个维度上呈现出“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共生和紧张关系;从形式上看,作为“主导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资本主义文化在与仍然是“主体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和竞争中,已经取得二比一的优势。在一定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的形式,对已经阻碍当时社会的主文化进行了抵制和对抗,并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主文化的巨大变革。尽管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主文化的三个维度中占据其二,却终究未能更进一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 与此相对应,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出现了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通过辛亥革命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封建道德规范及维护它的孔教受到沉重打击,从而使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礼俗风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建国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没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而无法科学地对待传统道德和西方资产阶级道德。尤其应当注意到,尽管这一时期道德革命声势浩大,但仍然没有深入到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特别是落后闭塞的农村地区。在那里,封建道德规范体系仍然占据统治地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