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人,人从自我实现中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具有指导、调节、控制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巨大功能。人的自我实现活动是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教育学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学生从追求社会价值中去实现自我价值。人的自我意识在道德内化中起抉择性作用。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对道德的价值、需要进行一番分析、抉择,并与自我思想、情感、愿望相结合,社会道德才能变成自我的道德需要和信念。 【关键词】 现代德育 个体享用性 功能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怀着强烈的愿望去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主动地而不是消极地观察自己工作的对象,探索对象的本质特点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千方百计地克服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把工作做好,求得实在的成效,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一旦达到了目的,他就会喜形于色,乐趣无穷。一般说来,因克服巨大障碍和种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乐趣,要比轻而易举、唾手而得的乐趣大得多,因而更能激动人心。这也说明,现实的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人从自我实现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人的自我实现是出自自我需要的活动,是由自我提出目的的活动,但并不都是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活动。人之所以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是因为人是一个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身体是人的精神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统一活动。没有高尚的精神而只有身体,只能是行尸走肉,对社会是不会具有任何积极意义的。当然没有身体的精神,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必须进一步指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由于自身的需要和活动而产生的精神,如动机、愿望、目的、理想、世界观等又具有指导、调节、控制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巨大功能。正因为如此,人认识、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和人自身的活动,都是通过自我来实现的。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们逐渐把道德自身作为追求的目标,把道德作为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对象物,从各种道德的追求和道德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它的内在的更深层的价值表现于它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和道德人格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 青少年的德育问题,其核心是解决信仰问题。信仰是对某种意识体系的笃信,它的确立既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需要。人的需要产生情绪、情感的动力,德育工作必须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社会需要的水平,使德育成为一种真正的“愉快教育”、“情感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 从哲学价值论的观点来看,人的自我实现活动是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的自我价值,一是人的社会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人的自我价值是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价值。学校德育要把读书学习、实践锻炼变为学生的自我实现活动,必须从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无可非议,但要加以引导,使学生的自我需要转化成“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个人要想求得自我发展,必须继承前人的经验,与同时代人一起奋力拼搏,改造社会尚存在的那些贫困、落后、不文明状况,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良好社会条件。同理,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教育学生的关键,不在于否定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而在于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学生从追求社会价值中去实现自我价值。只有尊重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得到成功的愉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学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只有在一个较大发挥个人才能的个体身上,才具有对道德自身的需要,从而在不断获得的道德、人格的完善中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至此,道德教育自我享用的精神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 道德需要动力系统。需要是人感到某种欲求而力图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活动动机,就是在需要这种刺激下产生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方面和层次,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其中可以分为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就个人需要而言,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如饮食、身体健康等;社会需要如对政治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文化的需要、道德的需要等等;心理需要如与人交往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对道德的需要既是个人的社会需要,也是个人生理、心理健康和发展的需要。各种需要组成一个潜在的动力系统。个体的各种需要,有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的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人的各种需要对道德的内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个体对道德的心理需要与愿望,是实现道德内化的直接动力。需要成为人的活动动力,一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倾向,需要的东西得到满足,就会对该事物形成积极的情感倾向和态度;二是通过认识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满足的程度越多越高,其价值也就越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