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家庭中的亲缘关系,工作中的领导与同志关系,学习中的师生和朋友关系,公共场所中的服务和邂逅关系,等等。哪一种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在哪里发生冲突和对抗。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培养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在全国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军民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以至人民内部的一切相互关系上,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由此可见,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应重视和加强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本文就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的类型、作用、特点以及如何改善提出一些探讨性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的类型、作用 (一)人际关系及其类型。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状态、心理距离和交往程度就是人际关系。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利耶娃想象出这样一幅分析图:如果截取社会关系体系的一个单独平面,在这个政治、经济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截面”里所表露出来的就是人际关系。她认为,人际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但在这个“截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最富有感情色彩的心理关系。心理相容或排斥,一般通过交往表现出来。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反映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并关系到交往目的的实现。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被工作的对象之间必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和改善,将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同时,还将有助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帮助职工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职工群众在正确的思想支配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有的是可以通过观察双方的行为予以了解的。如工作中被工作的对象在情绪、态度、言语上明显对抗、合作等;而有的则无法从外部直接予以观察,如内心的悦服,不露形色的赞同、高兴、憎恶、反感等。 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倾向起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按被工作对象的心理倾向,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融洽型。 这一类型是最理想的。即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交往双方在心理上十分融洽,无拘无束,交往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在情感上都表现出起积极肯定作用的心理倾向,因此工作效率较高,效果也较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在工作中注意改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平时就注意与周围的同志建立融洽的关系,与群众打成一片。 2.对立型。 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态度僵硬、情绪对立、情感上表现出否定拒绝作用的心理倾向,这可以通过对方的言语、神态、行为等方面予以直接的体察。这种类型的人际关系是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下功夫加以改变的。因为对方抗拒的心理犹如一堵屏障,它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发出信息的到达,使对方的态度不易改变。 3.随和冷淡型。 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态度随和或冷淡,情感上表现为既不积极肯定,也不拒绝否定的心理倾向。双方的心理距离并不是直观地都能体验的,往往是在以后的实际行为中得到折现。在实际工作中,随和冷淡型的出现大多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没有抓住要害,丝弦没有入扣,因此也就无法拨动对方的心弦。 4.拘谨型。 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心理上不平衡,情感上起积极肯定作用的心理倾向遭到阻碍,情感成分的积极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拘谨型的出现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领导地位较高的同志直接对个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对方心理上不免有些紧张和拘谨,生怕自己讲错话,因此言谈拘束,问一句答一句,交往过程处在客体位置居多,缺乏必要的主动性。第二种情况是当被工作的对象思想上处于激烈斗争的矛盾状态时,其心理上就失去平衡,积极肯定与消极否定的情感成分交互作用,因此在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际关系上就呈现出拘谨型。 上面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四种人际关系类型。其中融洽型最有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它三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应逐步向此类型转化,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二)人际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作用有: 1.有助于了解工作对象的真实思想。 融洽型人际关系的双方在交往中顾忌较少,往往不加修饰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们成年后思想常常是闭锁性的,失去了儿童期的直爽,一般不会随便向他人暴露自己的思想。同时,却又有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要求。事实上,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相互理解的基础,融洽型的人际关系能打开双方内心世界的大门,显露出双方的真情实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洽的人际关系起了“透视”对象内心世界的作用。它为我们把握对方的思想实质,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做好工作提供了可能。